朱通伯
中西医骨科理论的开创者
朱通伯,国际著名骨科专家。江苏无锡人。1918年生。194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历任安顺军医学校病理助教,国防医学院、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中美医院骨科讲师及主治医师。
履历
。曾任上海同济医院、武汉医学院骨科主任、教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常务理事、《中华骨科杂志》副主编和《同济医科大学学报》中、外文版编委等职。现任同济医科大学骨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西德唉森大学客座教授,维也纳罗伦斯贝乐创伤医院、迈德林创伤医院、柴尔茨堡创伤医院、格拉茨创伤医院以及巴德海康复中心的名誉顾问等职。
逝世与生平
中西医骨科理论的开创者——我国骨科奠基人之一、湖北省骨科学创始人、协和医院骨科朱通伯教授。2011年2月14日,协和医院发出讣告,朱通伯教授于13日上午不幸逝世,享年93岁。
朱通伯教授早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曾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常务理事、主任委员等职。抗美援朝期间,朱通伯教授参加医疗队,荣立二等功。随后在国内建立了骨库,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的空白。上世纪60年代,他总结的“小夹板绷带治疗骨折”理论受到卫生部的大力推广,并因此受聘为海德堡大学客座教授,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及多家创伤医院顾问医师等职。1974年,他在中南地区率先成立了手外科,开始发展显微外科。1976年成功地进行了中南地区首例游离足趾拇指再造手术,并作了大量游离皮瓣移植和岛关皮瓣移植手术,成功率高达94%,断指再植手术成功率也稳定提高。
成就
60年代开始筹备开展显微外科工作,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取得显微外科临床及实验研究的显著成绩。1981年应邀赴西德、奥地利讲学,1985年赴香港参加了国际骨科学术会议,1986年应邀去日本讲学。参加编写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骨科部分、黄家驷主编的《外科学》骨科学部分,与王桂生等共同主编了《骨科手术学》,并在国内外发表了论文50篇。培养硕士研究生七名,博士研究生二名。同时承担了以杜肿胶作为骨折固定材料的科研。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8 14:02
目录
概述
履历
逝世与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