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0月参加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953年,
中山大学法学院政治系毕业;1954年8月,中山大学校团委宣传部副部长;1956年9月,任校团委书记;1960年3月,先后担任教务处副科长、科长、副处长、处长;1984年4月,任中山大学副校长;1991年4月,任副校级调研员;1995年5月正式退休。6月7日,中山大学原副校长朱朝新在广州逝世,享年80岁。从1951年进入中大法学院读书,直到1995年正式退休,他半生以上的时间见证和参与了中大的发展。1977年,他接受日本《读卖新闻》采访,告知世界中国恢复高考的信息。在中大工作期间,他组织参与
梁銶琚堂和英东体育馆的建设,让中大有了自己的大礼堂和体育馆。
人物简介
朱朝新简介
1953年10月参加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953年,
中山大学法学院政治系毕业;1954年8月,中山大学校团委宣传部副部长;1956年9月,任校团委书记;1960年3月,先后担任教务处副科长、科长、副处长、处长;1984年4月,任中山大学副校长;1991年4月,任副校级调研员;1995年5月正式退休。
朱朝新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11年6月13日(星期一)上午10时在广州殡仪馆仙鹤厅举行。
人物事迹
肝癌疼痛难忍 依然笑脸迎人
1931年,朱朝新出生在湛江,1950年进入
中山大学法学院政治系读书,因当时国内缺乏各类人才,他提前一年也就是1953年便大学毕业留校工作。从担任团委宣传部副部长到中山大学副校长,他为中大工作了一生。
按照旧时的成分划分,他属富农成分,成分并不好,“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工作,他经常说要夹着尾巴做人。”朱朝新长子朱卫强说。朱朝新女婿刘保贡说,在医院住院期间,尽管肝癌疼痛难忍,但岳父意志力坚强,对医生、护士甚至护工,从来都是笑脸相见。正因他对别人的尊重,朱朝新病逝后,护士护工眼泪都止不住地往下流。
中大中文系教授黄天骥为朱朝新逝世撰写挽联:“高远自开明,十载劳心,兴校建楼偿素愿;绚丽归平静,一朝驾鹤,飘风泣露寄哀思。”
主要贡献
全国首设研究生奖学金制
在中大担任领导期间,朱朝新有不少领先全国的创新管理措施。上世纪80年代,全国高校对研究生不设奖学金和助学金奖励制度,朱朝新开创研究生奖励制度先河,并推向全国。主管后勤工作期间,他在中山大学饭堂首先使用IC卡,后来也在全国高校陆续展开。
朱朝新退休后致力于艺术史研究,出版11期《艺术史研究》,免费送给公立图书馆和大学等。虽有梁銶琚女儿梁洁华的捐助,但朱朝新仍需通过自考办学等方式筹资,虽有困难但仍然坚持下来,“在全国同类图书中影响很大”,朱朝新长子朱卫强说。
朱朝新曾任中山大学关心下一代办公室副主任,他经常回家乡湛江进行捐助活动。现在,“百姓家朱氏基金会”已基本筹备妥当,他希望能帮助有能力却无财力读书的年轻人。
接受外媒采访透露恢复高考
1977年8月,刚刚复出的邓小平提议召开并主持了一个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会上同意恢复高考。10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了恢复高考的问题,10月12日,国务院发出了恢复高考的文件。
文件发出后的第五天,也就是10月17日,时任中山大学教育革命组文科系办公室主任的朱朝新在中山大学接受日本《读卖新闻》记者采访。10月18日,日本《读卖新闻》刊发特派记者本池17日发自广州的消息,题目是《中国也开始实行统一的考试制度》。
报道中写道:为了挽回因“四人帮”造成的混乱和落后的状况,中国现在正在研究大幅度地改革从“
文化大革命”以来采用的教育制度。据
广州中山大学当局17日阐明,作为初步阶段,到今年底以前,将以25岁以下的未婚的志愿者为对象,实行全国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
《参考消息》通过“
出口转内销”的形式转发了这一消息。正是通过这一消息,让世界知道中国选拔人才的巨大变革。也就是从这一年,中山大学理科、文科由三年制改为四年制。
1984年,朱朝新开始担任中大副校长,主管后勤等工作。现在中大师生耳熟能详的不少建筑,都是在朱朝新的直接参与和组织下建设完成的,如
梁銶琚堂、英东体育馆和英东游泳池等。谈及这些,朱朝新女婿刘保贡介绍,岳父与梁銶琚女儿梁洁华是初中同学,两人都毕业于
湛江第一中学。正是通过这层关系,中大与梁銶琚有了更密切的联系。
梁銶琚堂的建设,改变了中大没有大礼堂的历史。
梁銶琚堂是梁銶琚先生于1982年捐资兴建的,1984年竣工,是一座风格独特、功能齐全,集大中小型会议室和娱乐、文艺汇演舞台为一体的现代化建筑。如今,中山大学的大型会议、重要表演和学校播放电影都在此进行,让诸多毕业生终生难忘的毕业典礼也在此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