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剑,书评人,随笔作者,人文观察者。有作品在《城市晚报》、《合肥客》、《成都客》、《南方人物周刊》等上百种报刊发布,在多家媒体开设专栏,2009年获得阿拉善SEE协会生态写作入围奖。
人物介绍
参与编辑著名人文电子杂志《天涯读书周刊》、《三流生活周刊》。其中,《天涯读书周刊》被誉为民间读书电子杂志第一刊,《三流生活周刊》以新锐的观点、朴素的文字风格被称为是生活的观察家。著名诗人黄涌认为,这是近年来出现的最好的人文电子期刊。
近年来,出版有《元朝的故事》(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写在书边上》(秀威出版2009年6月版)、《舌尖风流》(秀威出版2010年12月版)、《小马过河》(秀威出版2012年3月版)、《书式生活》(天地出版社2012年4月版)等书。,有作品入选《小学学什么—英才是怎么炼成的》、《
带一本书去未来》、《如此书房》、《独立书店,你好!》等上百种书刊。
2022年9月,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022年新会员名单。
个人作品
1《写在书边上》秀威2009.9
2《舌尖风流》秀威2010.10
3《小马过河》秀威2012.3
4《书式生活》天地出版社2012.5
5《生活剧场》秀威2012.10
7《闲言碎语》金城出版社2013.03
8《杯酒慰风尘》
清华大学出版社简体版2013.05
9《漫游者行记》秀威2013.5
10《书店病人》金城出版社2013.08
12《后阅读时代》金城出版社2014.06
13《微阅读》海天出版社2014.07
出版图书
书香之家
成都是中国人的书房,他就是成都人的书童
对自己的身份定位,朱晓剑如是说:“我做的事很杂,阅读推广、写作、出版,都有所涉及。在成都生活了那么多年,看前人文章,总觉得有一些语焉不详的地方,今天,可通过写作提供更多的记录。”
在不少朋友眼里,朱晓剑的生活与书息息相关。藏书、书房、书店、书作、书人、书事,在他的日子里有着别样的风情。这些与书有关的雅事将日子撑得满满的,却并不拥挤杂乱,还透着一股特有的成都休闲味,在缓慢悠然中尽显读书人的从容。
嗜书瘾君子
多年跟出版打交道,与书店来往,在朱晓剑眼里,这都是宝贵的选书经验。朱晓剑家里的藏书有六七千册,大都是一册一册从各种书店里淘出来的,这其中也不乏出版机构先期推出的诸如试读本、简本,以及毛边书等等。有意思的是,藏书票收藏家、制作者崔文川先生还专门给他设计了藏书票、信笺。除此之外,他还收藏得有陈子善、谢泳、王稼句、蒋蓝、吴鸿等作家、诗人、学者的题签本。
朱晓剑爱淘书,他到外地旅行,常常不是先去逛景点,而是先逛书店淘书。这样的结果是每次出行都带回来不少有意思的书。后来,他还把这种淘书故事,书友往还、阅读心得,结集为《书式生活》等书。他引用葡萄牙作家佩索阿的话说:“旅行者本身就是旅行。我们看到的,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而是我们自己。”他认为,淘书也罢,阅读也好,无非是在谋求与最好的自己相遇。
成都“书童”
朱晓剑在成都生活近20年,对成都生活的熟稔自不待言,由于他对图书信息的熟悉,加上酷爱阅读,常常逛成都的大小书店,说起成都的书店,真是如数家珍,还专门编制了成都书店文化地图。著名的书店达人钟芳玲就笑称他是成都的“书童”。
俗话说,人以群分。在朱晓剑的朋友里就有不少是书店控,“我的朋友徐晓亮一年买书十万元,基本上把钱都花在各个书店里了。我还有一位朋友开书吧,他宣称,只要实体书店存在一天,就拒绝网购。”这也是成都书店文化之所以浓厚的原因所在。
有媒体曾说,成都是中国人的“书房”。朱晓剑对此很认同:“成都人的阅读量在国内应该是很靠前的。外地人看成都人只是喝喝茶打打麻将,其实除了这些,也还有不少人喜欢阅读。而且,在旧书市场这个领域,成都也是全国的第三城。”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丰富自己的人生,这是成都人的基本生活态度。他说:“有朋友曾告诉我,成都人是‘闲来无事读闲书’,一是要有闲的心态,二是无妨读一些无用的书,这才是读书人一个更高的境界。”
在朱晓剑看来,阅读的日常化对这个时代来说尤其有必要。“整个阅读的过程漫长而连续,伴随着静默和沉思。这个过程既是对当今碎片化时代生存的反思,也是阅读行为本身的一种回归。”朱晓剑说,在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尽管有人感叹浅阅读是“伤不起的快餐文化”,但不能否认的是,即使是浅阅读,对社会的贡献仍然是有增无减。“阅读这种接触世界的方式虽然古老,却依然有效,哪怕是一册简单的书,也大有可能让我们找到生活的方向。这或许正是我们将阅读常态化的原因之一。”
民间读书推手
书香之家的评选条件之一就是不仅爱书,还参与到全民阅读当中去。朱晓剑除了写作、逛书店,在2012年还主编了一套“读书风景文丛”,今年又主编了一套“书虫行旅书系”……因此,他被读书圈内人公认为民间读书的推手。
在做《天涯读书周刊》的时候,朱晓剑结识了一大批爱书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爱淘书、读书、分享阅读经验,但大家写在博客上的文章,各有意义,但要结集出版,还是很困难的。2011年底,他跟出版社的朋友吃饭,聊起这事,双方对当下的阅读都想做一点事,于是就萌生了做一套读书的书出来。半年后,“读书风景文丛”一套18种出来,在业界引起轰动。随后,他又跟北京的蜜蜂出版合作,推出系列阅读读物。有十多位爱书人在他的推动下,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
常常浸润在网络媒体当中,使朱晓剑对传统阅读和移动阅读有更充分的理解,诸如豆瓣、博客、微博等,他都是最早的尝试者。有意思的是,朱晓剑还是“微阅读”的积极倡导者。在他的博客上,“微阅读”———微博式的读书札记写了很多年,让人想想都觉得头大:如此大量的工作,一般人实在坚持不下来。在他的规划里,这个微阅读系列也将陆续结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