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必谦
中国近代教育家
朱必谦(1876-1966),名蕴章,巴县鹿角乡人。近代革命家、实业家、教育家。东川书院赵熙门生,后留学日本。归国后致力于资产阶级革命、实业、教育。
人物生平
朱必谦,名蕴章,生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巴县鹿角乡人,与长兄朱琴樵、三兄朱之洪皆为渝中名士。
朱必谦自幼从三兄读书,所受思想影响和学业教益尤深。稍长,赴荣县受教于赵熙门下,后返渝在东川书院就读。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赵熙为东川书院院长,朱必谦在其教诲下,悉心研习诗词文赋,而不屑于学八股文。
光绪二十九年,朱必谦的同窗学友川东劝业道周善培奉派往日本考察警政,因朱必谦谙日语,遂偕同东渡日本。不久,朱必谦回国,在成都陆军小学任教,后受聘回渝任教于重庆府中学堂。同年,与杨庶堪、朱之洪、童宪章、梅际郇、陈崇功等发起组织了重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公强会”,常集会于重庆桂香阁,讨论国事,倡言革命。光绪三十一年底,童宪章、陈崇功奉孙中山之命,携带同盟会章程自日本回渝组党,次年春同盟会重庆支部成立,朱必谦任宣传。
光绪三十三年,杨庶堪任川南永宁中学堂监督,邀约朱必谦前往任教,暗中宣传革命,发展组织,永宁中学堂成为革命策源地之一。
宣统二年(1910年)革命形势转向高潮,杨庶堪回渝接任重庆府中学堂监督,朱必谦则担任重庆女子师范学校监督,与杨庶堪配合,积极为重庆起义作准备。
宣统三年十月初二(1911年11月22日),重庆起义,朱必谦率领学生队持枪冲上通远门城楼,迫令守军开城,并在城头竖旗为号,迎夏之时军入城。蜀军政府成立,朱必谦任总务处副处长。
民国2年(1913年)讨袁之役失败,重庆同盟会人受到搜捕通缉,朱必谦逃亡上海,其老家被查抄,财物、藏书损失殆尽。两年后袁氏倒台,方返重庆。
护法战后,四川频遭军阀战乱,民不聊生,朱必谦愤懑,决定停止政治活动,约集友人创办广益书局,发行报刊,并在县城都邮街设立印刷所,旨在传播新文化知识。同时,致力于教育工作,兼办实业。朱必谦的门生中,不少是知名人物,如文教界的赖以庄、张真如、杨伯谦,军政界的刘文辉、邓锡候、吕超等。刘文辉、邓锡候辈虽为川军高级将领,而每到重庆仍踵门拜谒,对朱必谦执弟子礼。此外,朱必谦与赵熙虽有师生之份,但赵对朱颇为器重,两人情投意合,互相诗词酬和,成为亦师亦友的知交。
朱必谦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后与友人创办了朋友轮船公司、永和铁厂、厚记兴业公司等工交企业。
解放后,朱必谦任重庆市文史馆馆员、市政协委员,被选为重庆市人民代表。于1966年10月17日逝世,终年90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7 10:49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