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光
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朱之光(1918年2月—2017年10月3日),原名朱孚若,小名阿年,化名周先生,浙江余姚人, 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任政工队第四区队区队长,在四明山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41年余姚沦陷后,与周曼天一起在余姚组建浙东游击指挥部独立大队并任大队长。后历任四明地区南山县县长、中共四明地委工委副书记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宁波专署专员、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浙江省第四、五届政协副主席等职。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人物生平
朱之光,原名朱孚若,小名阿年,化名周先生,余姚左溪乡(今梨洲街道)龙坑村人。幼年就读于本村朱家祠堂、梁弄正蒙小学和县一小。
1938年4月,通过招考参加国民党余姚县战时政治工作队。不久,参加海北政治工作队,到沦陷区开展抗日救亡工作。下半年,在国民党余姚县自卫总队任中队政工指导员,秘密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春,任政工队第四区队区队长,在四明山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发动近万名茶农开展“提高茶价,平抑米价,救济山民”的请愿斗争。后曾任中共山区特派员。
1941年4月,余姚沦陷后,朱之光在山区和姚北一带发动原政工队员和群众骨干积极分子,经中共余姚党组织同意,建立了浙东游击指挥部独立大队,任大队长。1942年5月,浙东军分会为开辟会稽根据地,决定浙东抗日武装组成南进支队,朱之光率部编入南进支队。6月,与南进支队挺进会稽,参加了南进支队在后,任中共姚虞(后改姚慈,姚南,南会稽地区的抗日斗争。10月,任姚南办事处主任。
1943年1月后,任中共姚虞(后改姚慈,姚南,南山)县委委员、南山总办事处副主任、主任。
1943年秋,任姚虞秋收委员会(半政权性质咨询机构)副主任。秋收期间,发动左溪、梁弄、让贤等乡的3000多群众去城南南雷、梨州两乡,一夜之间夺回了被日伪掠夺去的粮食。在浙东第二次反顽斗争期间,领导群众坚持斗争,不断扩大武装,为主力部队保存粮食、输送后备力量和负责供应军需物资。
1944年1月,任姚南县办主任。
1945年3月,任南山县县长。
新四军浙东纵队北撤后,朱之光根据组织决定留下坚持斗争,任南山县(后改姚虞县)负责人并兼顾余上县工作,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挫败了敌人多次“围剿”,并积极恢复党组织,曾亲自到虞东地区领导党的恢复工作。在得到恢复武装斗争的指示以后,1946年12月4日,领导了天华缴枪。
1947年1月后,任中共四明工委委员、副书记。5月,兼任中共姚虞县工委书记,积极参加了四明武装的重建工作。后又任四明特派员办公处主任,负责筹取经费与物资。
1948年,任中共四明工委财经后勤工作委员会书记。
1949年3月,调任浙东行政公署财政处处长。4月,任中共会稽临工委副书记,参与领导了会稽地区迎接大军南下接管城市的斗争。5月7日,绍兴解放,随浙东人民解放军主力入城,参加了县城的接管工作,主要负责处理绍兴的财政事务。至5月下旬,跟随人民解放军东进。
宁波解放后,朱之光任宁波军管会财经副部长,1949年10月,任宁波专员公署第一副专员,1952年11月,任专员。与此同时,在党内任中共宁波地委委员、常委、专署党组副书记、书记等主要职务,还兼任中共宁波地区城市工作委员会、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书记等职务,领导宁波地区的经济恢复工作,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1956年6月,调任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
1964年9月,兼任浙江省政协副秘书长。“文革”中受冲击。
1981年5月至1988年1月,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
1993年离休。离休后,仍热心党史工作和老区经济工作,著有《在四明山上》。
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人物逝世
2017年10月3日19时05分,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朱之光同志(享受省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在杭州逝世,享年100岁;10月15日,朱之光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杭州举行。
人物评价
朱之光同志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饱含深情。朱之光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对党和人民事业孜孜以求、不懈奋斗的一生。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值得广大干部学习和敬重。(《浙江日报》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3 05:57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