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品汇精要》,42卷,目录1卷。明·刘文泰领衔,撰成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参与编修者近30人,多为太医院御医、医士及少数中书科儒士。王世昌等8名画师绘制彩图。共载药1815种,其中新增48种。诸药分为10部(玉、石、草、木、人、兽、禽、虫鱼、果、米谷、菜),与《
证类本草》相似。各药体例一反《证类本草》旧例,将药物内容归于24项(名、苗、地、时、收、用、质、色、味、性、气、臭、主、行、助、反、制、治、合治、禁、代、忌、解、赝),涉及药物形态、产地、采收季节、鉴别、性味功治、配伍、炮制、禁忌等。全书有彩图1358幅,原书注明为新增药图为366幅。多数药图是据《证类本草》中墨线图敷色重绘,亦有据实物重绘者。是明代唯一的官修大型综合性本草,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彩色本草图谱。
《本草品汇精要》是明代唯一由朝廷命令编纂的本草专书。明代弘治年间太医院院判刘文泰等上表朝廷,认为本草著作自宋以来,已经历了很长时间,对药物之记载存在着重复和错误,注释又多局限于个人己见,或过于简略粗浅,建议重新修订编撰。朝廷因之命刘文泰等具体负责,参加这项工作者达四十余人。
原稿本36册42卷,撰成后藏于宫中,明代未能传世。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于内库发现此秘本后,圣祖下诏摹造、校正各一部,方传于世。现已知有3种摹写全文本存世,一是清雍正间摹绘写本,现藏罗马国立中央图书馆(国内2002年九州出版社发行摄影本);二是明光宗年间(1620年)摹绘本,现由北里东洋医学研究所大冢恭男博士所购藏;三是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王道纯校正本,藏故宫博物院,商务印书馆有影印本发行。2004年华夏出版社出版曹晖《本草品汇精要》校注研究本,2005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陈仁寿、杭爱武《御制本草品汇精要》点校本(附彩图)。
《本草品汇精要》的编辑宗旨为“删证类之繁以就简,去诸家之讹以从正,天产地产煎成缎成一按图而形色尽知,载考经而功效立见”(序)。此书定稿于弘治十八年(1505),共四十二卷,分为玉石、草、木、人、兽、禽、虫鱼、果、米谷、菜共十部,共收载药物1815种,分上、中、下三品。该书稿编成后并未刊行,仅收藏于内府。至清康熙三十九年(1740),朝廷复命太医院吏目王道纯等将上述书稿重新绘录一部,并从《本草纲目》等书内吸收了一部分内容,增补了约480条,成为续集十卷。其编辑体例同原书,但不分上、中、下三品。
《本草品汇精要》书首分别以“神农本经例”、“采用斤两制度例”、“雷公炮炙论序”,引述古代有关中药学基础理论、药物炮制方法、剂型种类、配伍与宜忌等内容。对每种药物之介绍,先引《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本草拾遗》以及唐、宋医家对本草的记载,列举其功能主治。然后按“二十四则”详述各药之内容。二十四则为:名(药物名称与异名);苗(药物生长状况);地(产处);时(采集时节);收(蓄藏);用(药用部分);质(形态);色(色泽);味(酸、辛、甘、苦、咸);性(寒、热、温、凉、收、散、缓、坚、软);气(厚、薄、阴、阳、升、降);臭(腥、膻、香、臭、朽);主(主治);行(所行经络);助(相使之药物);反(相畏、相恶之药物);制(炮制);治(治疗功效);合治(合治取相与之功);禁(戒轻服);代(代用品);忌(避何物);解(解毒);赝(辨真伪)。
书中对每种药物之注释,基本上按照历代本草著作所述,并注明出处。如系编者所加内容,则以“谨按”两字标明。书末附录包括:不入汤酒药味、药味畏恶反忌、妊娠服禁、地名考正、诸药异名等内容。
《本草品汇精要》书稿编成后,长时间未出版刊行,所以对明、清时期的本草学影响甚微。然而此书是继宋代《证类本草》之后的一部较有分量的本草学专书,列目详细,叙述精要,绘图考究,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参考书。而且,就本草学发展史而言,该书系总结明代弘治以前本草学成就编成,从中可以帮助了解16世纪初本草学所达到的水平,因此该书还有一定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