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森”级是
西姆斯级驱逐舰的改良型,但最大的改变是从单烟囱改为了两烟囱。1940年最初的6艘“本森”级完工,但不久海军倾注全力建造
弗莱彻级驱逐舰,结果发现建造速度没有预想的那么快。为了弥补空缺,美国海军于1942年开始重新建造“本森”级。这批舰只成为二战中美国主力驱逐舰之一。
舰艇简介
本级为西姆斯级的改良型,为了避免发生被一颗鱼雷刚好打中动力系统时造成完全丧失动力的风险,本级采用
奥马哈级轻巡洋舰类似的配置,两个锅炉室分得很开,因此恢复两根烟囱构型。
和本级同时期的格里维斯级舰体设计几乎一样,但格里维斯级是交由 Gibbs & Cox 设计,使用通用的轮机系统,而本级使用伯利恒钢铁厂独家的轮机系统,两级的差异可从烟囱看出来,本森级烟囱剖面比较方正,格里维斯级则是圆的。
1938年计划的8艘本森级是1500吨级舰队驱逐舰的最后发展。开始要求和
西姆斯一样装备5座单装炮和3座4联装鱼雷,后来决定在中心线上装2座5联装鱼雷。本森级最大改进是动力区的布置,她是第一种采用锅炉舱、机舱交替布置的驱逐舰,这样可以减少军舰一旦受损时动力装置全部失去作用的危险。由于她在两个锅炉舱中间隔了一个机舱,两个烟囱相距很大。为了加强舰体强度,其舰体比西姆斯级增重7%。虽然本森级标准排水量超过1600吨,但稳定性不足的弱点仍未消除,其后期建造舰只有减少后面一座鱼雷发射管,以加装防空炮。由于欧洲战局的发展,美军在1941年又追加建造24艘,32艘本森级在1940年-1943年完工,在二战中有3艘被击沉。
本森级的第二批是1941年度计划建造的,虽然当时已经有更先进的弗莱彻级驱逐舰投入生产,但是为了备战,需要短期建造大量舰艇,因此本森级仍然投入并增加生产。
本森级的主炮和鱼雷武器和前几级是相同的,相对于以前的驱逐舰有所简化,但主炮多一座,并且都是单装炮塔式,因此重心过高问题并未完全解决,虽然1942年后主炮减为4门,然而因为空出部分加装防空武器,因此无法认为重心问题有多少改善。鱼雷从四联装改为五连装,有部分舰艇在大西洋服役时拆除鱼雷管以加强反潜武器来对付德国海军的潜艇,但转移到太平洋战场时又把鱼雷管装回来了。
本级各舰
本森号
本森号(Benson,DD-421)是美国海军本森级驱逐舰首舰,名称来源于一战美国海军最高领导人威廉·本森。该级驱逐作为美军战争初期的主力,活跃于各种场合,本森自己也参与了大量的护卫任务,在幕后为前线做出了巨大贡献。
战争中她一共获得了4颗战争之星。战后,本森号于1946年除役并转为后备舰艇,在1954年2月26日,本森号和同级的希拉里·琼斯号(USS Hilary P. Jones DD-427,后改名“汉阳号”)在南卡罗来纳移交给''中华民国海军'',在顾维钧大使、查理士敦市巿长摩里逊等中国台湾和美国海军官员和外交官员见证下,两艘驱逐舰正式移交中华民国政府。两舰系在一八五号公共法案下借给''中华民国政府''作为共同防卫援助方案的一部分,以加强美国及其盟友在东南亚的军事力量。
编入''中华民国海军''后,本森被重命名为“洛阳号”,编号ROCS Lo Yang (DD-14)。洛阳舰曾参与多次巡弋及岸轰任务,并在1958年八月担任蒋介石座舰,巡视金门及
马祖,并在接下来的八二三炮战期间执行台湾海峡巡弋及掩护金门运补任务。此外洛阳号也曾经和第七舰队进行联合操演。
洛阳号于1974年11月1日除役,随后于1975年出售拆解。
本级舰
其中,
DD-421 本森 于1954年卖给台湾,改名“洛阳”号,1975年解体
DD-599 巴顿 于1942.11.13在瓜岛海战中被日舰击沉
DD-428 查尔斯·F·休斯 于1969年作为靶舰沉没
DD-427 希拉里·P·琼斯 于1954年卖给台湾,改名“汉阳”号,1975年解体
DD-459 拉菲 于1942.11.13在瓜岛海战中被日舰击沉
DD-426 兰斯代尔 于1944.4.20在东地中海为护航运输船队UGS-38护航时被鱼雷击沉
DD-425 麦迪逊 于1969年作为靶舰沉没
DD-422 梅奥 于1972年解体
DD-603 墨菲号和轮船 SS Bulkoil相撞,舰艏部分被撞沉,但本舰仍抢救成功并改建,服役到197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