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主义(Futurism)
20世纪初欧洲艺术流派和思潮
1909年2月20日,意大利诗人菲利波·托马索·马里内蒂(Filippo Tomasso Marinetti)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未来主义宣言》,宣告未来主义诞生。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的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的直觉主义是该派主要的思想基础。未来主义从文学开始,很快席卷绘画、音乐、戏剧、电影、雕塑、建筑等各艺术领域。作为一场波及甚广的思潮,它兴起于意大利、后来传入俄国,在法国、美国、英国、德国、波兰等国家亦有影响。意大利画家卡洛·卡拉(Carlo Carra)等创立了未来派,其他主要代表人物有翁贝托·波丘尼(Umberto Boccioni)、卢伊吉·鲁索洛(Luigi Russolo)、贾科莫·巴拉(Giacomo Balla)和吉诺·塞弗里尼(Gino Severini)等。
概念简介
未来主义理论反映了当时意大利年轻艺术家要求创新的强烈愿望。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高歌猛进鼓舞人心,而意大利的工业化进程相较于欧洲其他国家而言较为滞后,在艺术上对意大利文艺自19世纪以来停滞不前的落后状态不满。由此该派主张彻底抛弃传统,面向未来,尤其倡导机器美学,并使其绘画在元素和技法上都颇有风格。
尽管未来主义内部驳杂多元,但他们大多对历史传统持有鲜明的反叛立场,更关注与新时代适应的美学。他们把继承传统的行为戏称为“过去主义”,未来派就是要把“意大利从犹如无价值的公墓的巫术美术馆中解放出来。反对一切模仿的形式,反抗和谐与高雅的趣味,否定艺术评论的作用。
该画派从新历史景观中体提炼了绘画的时代精神并形成了独特风格。他们认为艺术家应该抛弃历史,在现实生活中创造出反应现代生活的艺术,在新的时代发现“美的理念”(美学)。而新时代的特征中机器和技术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速度、力量和竞争表现得尤为明显,未来主义力倡机器美学。对于速度、科技和暴力等元素的狂热喜爱使得汽车、飞机、工业化的城镇、日夜无休的火车等等事物在未来主义者的眼中充满魅力。
这样的理念对其绘画实践产生了多重影响。一方面,他们强调速度和动态,即强调绘画形象的“动感”。 未来主义画家们详细分析了表现力的基本因素,即所谓的动势线,并利用立体主义分解物体的方法来表现运动的场面和运动的感觉,有时会显得离奇。另一方面,他们强调人对动的全方位感受,即把观众置于画图的中心,常以点彩等印象派的手法表现复杂的感知。总之,他们的技术词汇多来自于新印象主义和立体主义,热衷于用线和色彩描绘一系列重叠的形和连续的层次交错与组合,并且用一系列的波浪线和直线表现光与声音,表现在迅疾的运动中的物象。
历史发展
1910年2月11日,意大利画家翁贝托·波丘尼贾科莫·巴拉等在米兰签署的《未来主义绘画宣言》发表,呼吁画家们发展未来主义的风格,认为人类既往的文化都已腐朽,无法适应当今时代,由此提出“摒弃全部艺术遗产的现存文化”。同年4月,《未来主义绘画的技法宣言》被发表。首次未来主义展览于1912年2月在巴黎举行,并先后在伦敦、柏林、布鲁塞尔、汉堡、阿姆斯特丹等地巡回展出。纪尧姆·阿波利奈尔(Guillaume Apollinaire)于1913年响应马里内蒂的主张,发表了《未来主义的反传统》,提出“立体未来主义”。
后来在艺术创作上,尤其是政治立场上的不同,使该画派内部出现了分歧。随着战争结束,未来主义萎缩,波丘尼和圣埃利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丧生。具体而言,自该派艺术的强力推动者波丘尼于1916年被意外杀害,这一艺术集团没有再组织起来。
此后,该派各艺术家又都寻找新的发展方向,许多人都转向用传统手法来表现自己的观念。塞弗里尼有一段时间转向了立体派,卡拉受到了基里柯的形而上绘画的影响,巴拉又回到了学院派的现实主义。1944年12月,未来主义的灵魂人物马里内蒂去世。未来主义作为一场持续的轰鸣的艺术、习俗等在各个阵线上的运动也正式终结。
代表艺术家及作品
社会评论
未来主义是在意大利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情况下出现的,在反映意大利民族自我觉醒和自我奋起情绪的同时,又反映了这个民族的青年知识分子在历史转折时期的彷徨、不稳定、虚无和偏激的状态。
如果只是将其放在艺术史的脉络里进行评判,则该派的主要的问题在于抛弃人类视觉形象的完整性,然而人的主体地位被机器或其它生产工具不可僭越。赫伯特•里德曾说:“未来派运动仅仅是昙花一现,但整个来说,它对现代运动的贡献是重要的和有决定性作用的……他们真正的重要意义在于:促进大家对我们时代的典型事物的一种新的感受,如对机械的感受;促进了大家对现代人最切身的事物的感受,如对速度的感受。”未来主义启蒙了达达艺术、结构主义、德国的“青骑士派”、英国的漩涡主义、法国后期的纯粹主义等各种艺术流派。在各国,尤其是俄国,形成立体未来主义和自我未来主义等不同的未来主义派别(对未来主义的再认识)。未来派诗人佛尔戈雷重申了这一观点,“未来主义不是一个学派。它是一种倾向,是一种奋发向上的冲力”。然而,作为一种美学流派,未来主义对年轻、速度、力量和技术的偏爱在很多文艺作品中依然可见。
参考资料
未来主义.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18 12:49
目录
概述
概念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