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征农
原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部长,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
夏征农(1904年1月31日—2008年10月4日),江西丰城市人,中国共产党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夏征农从南昌来到皖南参加了新四军,经历了皖南事变。曾任新四军军政治部民运部部长、中共苏中四地委宣传部部长、苏中公学校长、苏中建设大学副校长、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部长。
人物生平
1904年1月31日,夏征农(夏正和)出生于江西丰城县钞塘乡夏家村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志向远大,读了8年私塾后,进入南昌心远中学学习。
1919年,夏征农作为小学学生代表参加了“五四”运动。1925年,又作为高中学生代表参加了支援上海五卅惨案的活动。
1925年秋,21岁的夏征农考入南京金陵大学,得以接触《共产主义ABC》、《三民主义》等进步书刊,并于次年10月秘密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受党组织派遣,夏正和来到江西新建县开展农民运动。7月27日,他接受了党组织要求其参加武装起义的任务,将已派到农村的各个工作组召回来加入起义部队。 南昌起义爆发当天,夏正和组织农民参加运输物资,还奉命在昌北的牛行车站附近挖战壕和工事,准备阻击九江来的敌人援军。南昌重新被敌人占领后,夏正和前往上海寻找党组织。
来到上海后,本来组织上考虑让他去苏联留学。他却不愿意,说道:“干革命就要在中国干,到外国去干什么?”最后,在陈望道的帮助下,夏正和进入复旦大学,边读书边从事地下工作。在校期间,他担任复旦共青团支部书记,与进步同学公开办起了《青鸟》杂志,刊登进步文章,号召学生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那时起,夏正和取了个笔名叫“夏征农”,以后这个笔名竟取代了本名“夏正和”。
1929年8月,夏征农在组织复旦学生参加集会时被捕,被反动当局判刑一年,与彭湃等革命志士一同关在龙华监狱。次年,他被转移到苏州监狱关押,随后加入了监狱特别党支部并任委员,发起了绝食抗议斗争。1930年底,夏征农出狱,先后任上海闸北区团委宣传部长、江苏省团委秘书等职。他在《海上青年》杂志工作期间,翻译了史沫特莱的《苏区见闻》等报告文学。
1933年初,深受鲁迅影响的夏征农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学团体——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夏征农受上级委派,前往各高校帮助大学生文艺团体开展进步演出活动。此外,他还参加了《春光》《读书生活》等进步杂志的编辑工作。
1933年秋,他参加了李公朴主持的《申报流通图书馆》的工作。他在《申报》写的“答问”散论,连续发表了数十篇。如《文学学习步骤及其它》《关于接受文学遗产》《文章可以报国吗?》
1934年夏,国民党对上海文化界开始大扫荡,柔石、殷夫以及《申报》总编史量才等多位“左联”成员先后遭到杀害。
1934年底,正在办《太白》杂志的陈望道得知夏征农辞去《读书生活》社的职务,即邀请他参与《太白》的编辑工作,并介绍夏征农与鲁迅见面。这以后因为《太白》几乎每期都有鲁迅的文章,于是征农在一段时间里与鲁迅的接触频繁,这期间既受到鲁迅先生的赞扬,也从中获得不少教益,并撰写《鲁迅研究》(1937年出版)。
抗日爆发以后,按党的需要,他一直从事军政领导工作,转战南北,还到了南昌组织江西省青年服务团,进行抗战宣传活动。
夏征农回忆道,第二天天亮时,满山遍野都是搜山的敌人,同时传来高音喇叭声“你们快出来投降吧,你们的军长已经被捕了”。接着,军部就遭到敌人密集炮火的扫射。他带着7位战士突围到荒无人烟的大王坑山头上。由于担心人多太显眼,他让一个参谋带着两位同志先行转移,自己则率其他3位同志,白天靠采野果子充饥,晚上就露天宿营,好几次都与搜山的敌人擦肩而过。
夏征农顽强地坚持到第7个夜晚,等搜山的敌人撤退后才平安下山,在民主人士和老百姓的保护下,化装成茶商和教会人员从芜湖登船转移到南京、上海,然后再到江苏盐城的新四军军部。此后,夏征农担任过栗裕的秘书并随军转战南北。
新中国成立后,夏征农长期主持思想宣传和文化教育方面的工作。“文革”结束后,夏征农回到母校复旦担任党委第一书记。他为拨乱反正、推动学校恢复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做了大量工作。
夏征农认为, 对于大学生不仅要让他们学到丰富的科学知识, 还要培养他们的民主作风、独立思考和办事的能力。在他的鼓励下,学生成立了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小组,各系科都办起了学生自己主编的墙报。在复旦工作近一年时间里,夏征农先后发表了《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谈起》《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重视知识分子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要民主办校》等一系列重要文章。
1978年,74岁的夏征农继舒新城、陈望道之后出任《辞海》第3任主编。他提出了“10年修订一次”的决策,因此有了《辞海》1989年版、1999年版。在修订《辞海》的过程中,夏征农亲自审阅、核对重要条目,并且提倡“求实”的原则: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实事求是地解决各种难题。《辞海》的编校质量越来越高,形成“一丝不苟、字斟句酌”的“辞海精神”。
2002年,编纂《大辞海》的工作开始启动。虚龄近百岁的夏征农,在大家的要求下,出任主编。夏征农从74岁主编《辞海》,编到101岁。
2002年11月,夏征农以99岁高龄,出席党的十六大。
主要事迹
皖南脱险
1941年1月6日下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国民党军队8万多人在皖南泾县茂林一带对新四军9000多人发起了围歼性的伏击。当时的夏征农正随军长叶挺一同转移,在将近十倍的敌人面前顽强地拼杀了好几个昼夜,数次突围却遭到敌人的堵截。为了冲出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叶挺军长下令给每人发50块银元,分散突围。
按照叶挺的嘱咐,夏征农冒雨突围。在山上连续攀爬了好几个昼夜后,他已筋疲力尽,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他心一横,找了个山洞,把背包往洞口一睹,身子往草上一倒便睡去了。天刚蒙蒙亮时,夏征农被一阵悉悉嗦嗦的响声惊醒,起初认为是野兽回洞,后来才认定是患难中的战友。在那个特定的岁月,正经历着难以想象的艰难,战友重逢,欢乐、激动,一股热血沸腾的暖流,冲散了山野清晨的寒气。“这下好了!”“现在我们是四个人三只枪,顶呱呱的武功队,只要渡过青弋江,我们就鱼跃大海了。”
在夏征农的带领下,他们经过一周的昼伏夜行,来到承流峰下的殷冲涝柳村。正当他们为如何走出这个是非之地发愁时,他得到了一位冯姓青年的帮助。在小冯的协助下,他们和远在茂林村的中华圣公会陆会长取得了联系。在他们的建议下,夏征农化名“柳青山”化妆成中华圣公会,跟随小冯去往芜湖。
初春的金色阳光,暖洋洋地洒在弯弯曲曲的山径小道上。夏征农跟随着小冯上路了。白天他们沿着碧青见底的青弋江岸,起早摸黑,走村串户。白天,他们轮番着象唱山歌似的吆喝着:“染衣喽!染衣喽!祖传秘方,永不褪色!”晚上,他们亮出中华圣公会证件,安安稳稳吃饭,舒舒服服住店,丝毫不露破绽。皖南的隆冬,打个瞌睡就过去,转眼之间,明媚的春光已把大地唤醒。夏征农跟随着小冯,经过一个多月的昼伏夜行,有惊无险地通过了一道又一道国民党军队的封锁线,终于在3月12日下午,胜利到达芜湖市,顺利登上了去往上海的火车,成功脱险。
主编《辞海》
1998年6月的一个夜晚,96岁的夏征农还在伏案。突然,电话铃响了。夏征农拿起电话,那端传来江泽民总书记的问话。他问夏征农:“为什么《康熙词典》收词有4万多,《辞海》只有1万多?”夏征农答道:“因为《辞海》是面向大众的普及型、实用型工具书。因此,一些冷僻的、专业性很强的词就不收了。我们还准备编一部《大辞海》,供学术工作者使用。这里的收词就多了。”在修订《辞海》的过程中,夏征农亲自审阅、核对重要条目,并且提倡“求实”的原则: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实事求是地解决各种难题。《辞海》的编校质量越来越高,形成“一丝不苟、字斟句酌”的“辞海精神”。
2002年,编纂《大辞海》的工作开始启动。虚龄近百岁的夏征农,在大家的要求下,出任主编。有人以为,他也就是挂个虚名而己。其实不然,虽然具体工作有他人做,但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还由他拍板、出面。但凡《大辞海》的工作会议,他都参加。夏征农从74岁主编《辞海》,编到101岁,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生于1904年,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夏征农,党龄长达82年。改革开放后,他虽已过古稀之年,但是仍思想敏捷,目光犀利。他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以后,各种诱惑势必给共产党人带来新的考验。因此,他在多种场合提出:共产党员,尤其是受党多年培养的老同志,一定要“保持革命晚节”。事实上,夏老的这根“马克思电筒”棒,不光是用来照别人,也是照自己的。他有13个子女,大多数是工薪阶层。对子女,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们要老老实实做人,出了事,我是不会帮你们开脱的。”
2002年11月,夏征农以99岁高龄,出席党的十六大。他吟诗一首献给十六大:“六入京都为党谋,敢因衰老不分忧?欢呼祖国愈强盛,高唱和平是主流。反对霸权成众志,清除腐败解民愁。相期后浪超前浪,高举红旗万万秋。”这里的“六入”,指的是他曾经6次出席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他说:“我1926年10月在南京加入共产党。当时我庄严宣誓:永远跟党,永不叛变,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我一辈子记住我的入党誓言,什么时候都不会忘记。
参考资料
微党课视频展播丨夏征农皖南脱险记.中共宜春市委组织部官方公号《五星党建》.2021-10-28
党员故事 | 辞海作者,传奇老人夏征农:记住一辈子的是入党誓言.《光明日报》光明网官方公众号《网信党建》.2016-09-28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16 13:39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