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美人
蒲松龄创作的小说作品
《木雕美人》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原文
商人白有功言:“在泺口河上(1),见一人荷竹簏,牵巨犬二。于簏中出木雕美人,高尺余,手自转动,艳妆如生。又以小锦鞯被犬身(2),便令跨坐。安置已,叱犬疾奔。美人自起,学解马作诸剧(3),镫而腹藏(4),腰而尾赘(5),跪拜起立,灵变不讹(6)。又作昭君出塞(7):别取一木雕儿,插雉尾(8),披羊裘,跨犬从之。昭君频频回顾,羊裘儿扬鞭追逐,真如生者。”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注释”
(1)泺(luò洛)口:地名,在今济南市北郊。古泺水北流至此入济水,因称泺口。济水所经,即今黄河河道。
(2)锦鞯:彩色花纹的鞍鞯。鞯,马鞍垫。
(3)解(xiè械)马:山东俗称出演马戏为“跑马卖解”。解马,即马戏。
(4)镫而腹藏:俗称“镫里藏身”。马戏演员脚踩马镫蹲藏马腹之侧。
(5)腰而尾赘:从马腰向马尾滑坠,再抓马尾飞身上马。
(6)讹(é俄):误。
(7)昭君出塞:王嫱,字昭君,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秭归县)人。元帝时被选入宫。竟宁元年(前33),匈奴主呼韩邪单于入朝要求和亲,王昭君嫁与匈奴,称宁胡阏氏。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有昭君墓。昭君出塞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诗、词、小说、戏曲创作,亦多以为题材。
(8)雉(zhì)尾:野鸡尾羽,可作帽饰。
译文
商人白有功说:“在济南泺口河岸,见一个人扛着个竹箱子,牵着两只巨大的狗。他从箱子里拿出个木雕美女,有一尺多高,手和眼能转动,穿着艳丽的衣服,如同真人。又用锦缎做成的小马鞍垫子披在狗身上,便命令美女跨上去坐好。安置完了,呼呵大狗快跑。美女自己起身,表演各种马术,先脚踩马蹬蹲藏到狗肚子一侧;再从狗腰向狗尾滑坠,抓住狗尾飞身上狗;后在狗背上跪拜站立,变化灵巧而不失手。又扮作昭君出塞的样子;另拿出一个木雕男子,在他帽子上插野雉尾,给他披上羊皮袍子,让他跨在狗身上跟在美女后面。昭君频频回头张望,穿羊皮衣服的男子扬鞭追赶,真像活人一样。”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早岁即有文名,深为施闰章王士禛所重。屡应省试,皆落第,年七十一岁始成贡生。除中年一度作幕于宝应,居乡以塾师终老。家境贫困,接触底层人民生活。能诗文,善作俚曲。曾以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并不断修改增补。其书运用唐传奇小说文体,通过谈狐说鬼方式,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多所批判。著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及关于农业、医药等通俗读物多种。还有文集13卷400多篇,诗集8卷900多篇,词1卷100多阕,以及俚曲14种、戏3部、杂著5种。
蒲松龄(1640~1715 年),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人。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
字义
⑴言:说。
⑵泺(luò)口:地名
⑶荷:背着。
⑷竹簏(lù):用竹子编的圆形容器,可解释为竹篓
⑸于:从。⑹出:取出。
⑺余:有余。
⑻生:活的,活生生。
⑼鞯(jiān):鞍鞯,又称鞍韂,马鞍子和垫在马鞍子下面的东西
⑽被:通“披”
⑾已:完毕
⑿叱:呵斥。
⒀学解马作诸剧:学着松开缰绳,扮演种种马戏动作。
⒁腰而尾赘:向后折腰(靠在)(狗 的)臀部上
⒂讹:差错
⒃别:另。
通假字:又以小锦鞯被犬身
“被 ” 通“ 披”
文章理解
本文用了白描的手法,描写的是木雕的肖像和动作。
文章的某些句子表现出了木雕的“神”:
“手自转动,艳妆如生”  “又作昭君出塞”  “学解马作诸剧” 等。
参考资料
木雕美人.国学导航.
木雕美人.新学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02 10:02
目录
概述
原文
注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