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版水印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木版水印技艺,北京市荣宝斋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木版水印技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早在公元868年(唐代咸通九年),有一名叫王阶的人便用此技术刻《金刚经》扉页插图,流传于世。唐以来书籍多附插图,十六世纪始有彩色套印。后来,荣宝斋在这一传统技艺基础上不断加以改进创新,于1896年设帖套作,延聘刻、印高手,印制了大量精美的诗笺、信笺。民国期间荣宝斋重刊《十竹斋笺谱》,使彩色套印和拱花术获得了延续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荣宝斋木版水印由原来只能印大不及尺的诗笺、信笺发展到能惟妙惟肖、神形兼备地印制笔墨淋漓、气势豪放的《奔马图》及唐代周昉的《簪花侍女图》、宋代马远的《踏歌图》等大幅艺术作品,标志着雕版印刷术已发展到了巅峰,也说明荣宝斋木版水印技术已真正成熟。
工艺特征
木版水印根据画稿笔迹的粗细长短、曲直方圆、刚柔枯润,设色的深浅、浓淡、冷暖及色相的向背阴阳分版勾摹,刻成若干板块,然后对照原作,由深至浅,逐笔依次叠印,力求逼肖原作,精确无误,达到乱真的程度。
传承保护单位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荣宝斋、上海朵云轩集团有限公司获得“木版水印技艺”保护单位资格。
工艺流程
木版水印这种纯手工印刷工艺有勾(分版)、刻(制版)、印(印刷)等基本工艺程序和刻、剔、掸、描等特殊技巧,它以笔、刀、刷子、耙子、国画颜料、水等材料为基础工具,以追求复原传统书画的艺术形态、笔墨、神采为目的。
(一)勾描:由画师担任此项工作。第一步先分色,即把画稿上所有同一色调的笔迹划归于一套版内,画面上有几种色调,即分成几套版。色彩简单的画面有二、三套至八、九套版不等,工细而复杂的要分到几十套,大幅的甚至分到几百套到一千六百于套(如《簪花仕女图卷》)。勾描时先用赛璐璐版(即透明薄胶版)覆盖在原作上,照着勾描;然后用极薄的燕皮纸覆在勾描好的赛璐璐版上再描。将描好以后的画稿,极其精细地反复检查其笔触、神韵,同原作有无出入。之后,再从原作的色调和印刷需要分别勾出几套版备用。
(二)刻板:这是木版水印的第二道重要工序,即把勾在燕皮纸上的画样粘在木板上再进行雕刻。该者除依据墨线雕刻外,还须参看原作,细心领会,持刀如笔,才能把原作的精神和笔法传达得惟妙惟肖。
(三)印刷:这是木版水印画的最后一道工序,各分版刻成后,依次逐版套印成画。印刷使用的纸(或绢)、墨、色等材料和原作材料完全一致。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木版水印字画是一种复制工艺,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技艺,它集绘画、雕刻和印刷为一体,根据水墨渗透原理显示笔触墨韵,既可用以创作体现自身特点的艺术作品,也可逼真地复制各类中国字画,是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传承现状
荣宝斋木版水印继承了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技术并将之发扬光大,其技艺过程具有观赏价值,应该加以保护和传承。木版水印正经历着后继乏人和市场运营成本高的考验,需要有关方面施以援手,帮助解决困难,走出低谷。
传承人物
崇德福,男,满族,1954年生,北京人。2007年6月,崇德福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北京市荣宝斋申报。
王丽菊,女,汉族,1959年生,北京人。2007年6月,王丽菊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北京市荣宝斋申报。
蒋敏,男,汉族,1941年生,现居上海市。2009年6月,蒋敏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上海书画出版社申报。
肖刚,男,汉族,1959年5月生,北京市人。2012年12月,肖刚入选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北京市荣宝斋申报。
保护措施
1950年,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前身)版画系主任张漾兮成立国内最早的木版水印工作室。
1957年浙江美术学院成立水印工厂,其间,派徐银森、张耕源等人到荣宝斋和朵云轩学习、交流,使得杭州木版水印技艺有了质的飞跃,成为当时全国四大(荣宝斋、朵云轩、杨柳青、浙美水印厂)木版水印基地之一。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木版水印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荣宝斋有限公司评估合格。
2024年3月20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3—202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作为木版水印技艺项目依托单位的上海朵云轩集团有限公司,被认定为“2023—202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社会影响
重要展览
2015年5月8日,300余件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作品在呼和浩特市民族美术馆展出,木版水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高文英、肖刚、赵慧萍等几位技师在现场亲自向参观者演示、讲解了“木板水印”这一技艺的制作方法和流程。
荣誉表彰
木版水印作品《虢国夫人游春图》获得1994年第一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木版水印作品《十竹斋笺谱》获第二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三等奖。
2022年3月,入选北京市传统工艺振兴目录(2021年)。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8 15:56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工艺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