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峡》是清代诗人
费密的一首记游的五言律诗。这首诗就是作者由家乡四川往陕西去的旅途中所作,描绘了峡中的风光和作者当时的心情。首联写离乡背井出发时看到景象,颔联写路上看到大江与孤艇,并形成对映,颈联作者将所看到借景写自己以及对美好风光赞赏陶醉,尾联写作者居无定所的身世。全诗没有细腻的描写,也没有运用典故,但这种贯穿全诗的对映手法,却把旅途的风光与作者的感情很好地表现了出来。诗中处处使用了对映的手法。
作品原文
朝天峡
一过朝天峡1,巴山断入秦2。
大江流汉水,孤艇接残春3。
暮色愁过客,风光惑榜人4。
明年在何处?杯酒慰艰辛。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1、朝天峡:在今四川广元县北。
2、巴山:大巴山脉,为四川、汉中两盆地的界山。断入秦:指巴山分隔秦、蜀。秦,指今陕西省。断:此作“高耸”解。
3、“大江”二句:就诗意看,作者当循嘉陵江乘舟北上,过朝天峡后将转入汉水,时已暮春。孤艇:孤舟。艇,小舟。接残春:谓舟行于暮春景物之中。
4、过客:使行旅之人生愁。惑榜人:使船夫着迷。榜,船桨。
白话译文
过了北嘉陵江和陕西的交接处,四川的巴山渐渐消失在陕西地界。
嘉陵江涓涓不息流入陕西汉地,孤独的行船融入傍晚的残阳中。
傍晚的暮色促使行人产生忧愁,两岸无限的风景使船夫着迷。
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会在哪里呢?小酌几杯聊表慰藉。
创作背景
顺治九年(1662),归附南明桂王的原张献忠部将刘文秀自川南进军,在成都地区与吴三桂的清军作战,费密避乱离开家乡,开始了数十年的异乡飘泊。他日后所写的《北征》诗,有“壬辰(1652)十一月,始发自成都。除夕至绵州,累月至同山”之旬,此后又继续北上进入陕西。本诗即为出川入秦的途中所作,据可推知作于顺治十年(1653)春天。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一过朝天峡,巴山断入秦”,作品一上来就抓住了朝天峡地理形势的这一特征。“巴山”与“秦”对举,前者是家乡四川的山,后者却是异乡陌生的土地。一个“断”字,是实景,又是象征。它意味着诗人自此失去了故乡的维系,“离乡背井”的隐意,在这一句中深沉地表现出来。用一“断”字,意在突出朝天峡的雄峻与地理位置之重要。
颔联中的“大江”指嘉陵江,“汉水”却并非是水名。这里的“汉”是修饰语,特指陕西的汉中地区,“汉水”意谓从汉中流来的水。此去不仅“巴山”到了尽头,连嘉陵江也换成了秦地的水,这是离人独特的感受。“孤艇”与“大江”形成了鲜明的对映,而更妙在续以“接残春”三字。它不仅带出了旅程的节序以及诗人在此节序中的灰颓心情,而且将空间的迷茫感转接到时间的领域中,显示了漫漫前程和未来命运的渺茫无依。诗的下半接“孤艇”,描述了旅程船中的感受。颔联“大江”句,气象浑莽,充满伟力,富有壮美之象。
颈联从侧面着笔。以人的感受写风光之美。过客因日暮而生愁,怕误了行程。船行不快,原来。船夫也为两岸风光所吸引,因而影响了船行速度。船夫常年往来于山水之间,依然被此处风光所惑,可见此处风光之美了。诗人高雅,但此时却无心欣赏这大好风光,只因生活所迫,忙于赶路,这已属可悲。而尾联瞻念前途,更是惆伥。万般无奈,只好以薄酒一杯。聊慰漂泊之苦了。潦倒落魄,于此可见。著名诗人王士禛读了此诗,极为欣赏“大江流汉水,孤艇接残春”二句,作了高度评价,费密知道了,就和王士禳定交。两人成为好朋友。一时传为诗坛佳话。这一联确是此诗的佳句所在。它不仅出色地描绘了峡中风光,衬托了诗人的情感,而且还有双关之意。诗人是明遗民,明亡后,以教书为生,四处漂泊,民族意识十分强烈。此联中“汉水”之“汉”,双关“汉族”之“汉”,强调奔腾的江水,是汉家的江水。然而,明王朝已经灭亡,满族统治者已用武力征服了中国,汉家的河山,已成了满族统治者的天下。对遗民们说来,汉家河山的残春。具有强烈的悲剧感。二句字里行间,充满了诗人对汉族王权的悼惜,对大好河山沦为异族统治的哀伤。而这些,正是当时许多汉族士人的共同心理。即使王士禛这样出仕清朝的诗人,也有同样的心理。
名家评价
清徐世昌《晚晴移诗话》:“清刚隽上。”
清王士禛《渔洋诗话》:“大江流汉水,孤艇接残春。十字堪千古,胡为失此人?”
作者简介
费密(1625—1701)字此度,号燕峰。新繁(今属四川新都)人。明末遇乱,曾为道士。后避乱流寓江苏泰州。与其子锡琮、锡璜均有诗名。有《燕峰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