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寺
辽宁省兴城市寺庙
望海寺,是山西省五台山东台顶上的寺庙。 东台顶亦名望海峰,海拔两千九百九十六米。《清凉山志》载:蒸云寝壑,爽气澄秋,东望明霞,若陂若境,即大海也。
历史渊源
望海寺在辽宁红崖子乡老付马村的杂木岭,也有一座明代建筑──望海寺庙。
据乡志记载,清乾隆二十三年曾重修此庙,到解放前,只有三间正殿,四间耳房,三间厢房,一座古碑,一个铁香炉(于1966年被砸铁盗卖)。殿内供有药王塑像。解放后,寺庙改成了学校,后又改建成果树队。
布局结构
1992年,经兴城市民委批准,重修此庙。望海寺寺院东西宽80米,南北长120米,庙内有山门,有龙土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玉泉殿、佛主殿、念佛殿、斋堂和三个香炉、一座宝鼎。有四名主持僧人。
该庙坐落在山林之中,背靠青山,面对水库,可谓位处山水之间,松柏之中。逢春夏季节山花烂漫时,松柏翠绿,到此一游,如进仙境一般。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多有信男信女来庙烧香、拜佛。
重建时期
据了解,那是个历史久远的寺庙,在变迁中曾被烧毁,后又重建,寺中还能看到一些烧过的痕迹。寺庙被酷似莲花的群山所环抱。
这是兴城市市乃至辽西地区建筑较早的一座寺庙。它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当时大明社稷还未成一统,铁木真的枭雄嗣伺机作乱,加之杂木林一带虎狼伤人,生灵涂炭。
为祈盼祥和平安,当地百姓献工、出资,在杂木林山上建起了药王庙三间,称杂木林子庙。到了清代乾隆年间,祭天祭地风靡一时,大兴土木、修建庙宇、上行下效,扩建了药王殿,又新修三间三宵娘娘殿,均为青砖、青瓦木质结构,这时改名为望海寺。
主体建筑
清道光年间,盛行东巡祭祀,以其光大佛法,炫示皇威,一些乡绅牵头集资,开始复修寺院,其中修复山门一楹,打井一眼,建碾坊一间、马厩一间,扩大了寺院。民国时期,又修建了佛祖殿三间、禅房二间。解放战争期间,各殿佛像均被毁掉,“文革”时期,望海寺被毁,僧人被驱散。
千载风云,斗转星移,寺容寺貌,历尽沧桑。据乡志记载,清乾隆二十三年曾重修此庙,到新中国成立前,只有3间正殿、4间耳房、3间厢房、1座古碑、1个铁香炉(于1966年被砸铁盗卖),殿内供有药王塑像。新中国成立后,寺庙改成了学校,后又改建成果树队。
规模之大
1992年,经兴城市民委批准,重修此庙。望海寺寺院东西宽80米,南北长120米,庙内有山门,有龙王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玉泉殿、佛祖殿、念佛殿、斋堂和3个香炉、1座宝鼎。后几经维修,如今已建成占地1.5万平方米的大型寺院。
前面大院为三进院落,以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为中轴线,东西两侧分别有旗杆、石狮、土地殿、钟楼、斋房、僧房,两两对称,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后院为佛祖坛一座,其西下侧为玉皇殿。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02 16:20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布局结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