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嵩楼
唐宋时期汝州州衙后花园里的风景楼
望嵩楼为唐宋时期汝州州衙后花园里的风景楼,是官方接待名人、上级官员的地方,是汝州城的标志性建筑,因此又叫汝州郡楼。唐、宋、金、元时期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有江北第一楼的美称,许多人不知汝州却知望嵩楼,正像现在大多数知道岳阳楼却不知岳阳楼所在县市一样。望嵩楼是汝州自唐宋以来最闪亮的文化地标,是铭刻在代代汝州人心头而薪火相传的文化基因。
简介
望嵩楼没有给我们留下实物和图像资料,建筑年代也没有记录。根据留下的诗文和碑记,望嵩楼应建于唐代,宋、金、元对其不断修缮,设施不断得一完缮。望嵩楼周围有太史洲,辛夷山(石)、莲花玩月湖、众乐台,建有岘山、乐山、思贤、忘饥、致雨、香远、虚舟、淩波、环流等九个亭子,还有竹林、楸林、石桥、水榭等二十多个景点,州城外有一小河透过城墙从园内和衙署曲折流过,后花园与前院州署古建、松、柏、楸树等成为一体,构成秀美的北方园林。
根据元代汝州通判尚野的《望嵩楼记》描述,望嵩楼的楼基是高20米左右的石台,类风穴寺钟楼楼基,面积是风穴寺钟楼楼基的三到五倍。望嵩楼坐北面南,应与州衙的主建筑在一条中轴线上。楼身通高30米,上下三层,下大上小。一层面阔五间,呈长方形,飞檐歇山,周围有石柱廊轩,石雕栏杆,最高层四周是相通观景廊,被清代诗人称为“四围屏叠,六扇窗凭”,可以北望嵩山、西看崆峒,南观汝水东流。
望嵩楼修建于唐代是可以肯定的,明《正德汝州志》记有“望嵩楼传为刘禹锡为汝州刺史时所建”。刘禹锡大和八年(834年)任汝州刺史,第二年改任同州刺史,没有时间建造这样复杂的楼。唐代规制很严格,也不允许盖这样的楼。但是望嵩楼修建于唐代是可以肯定的,一种可能是建于贞观年间。唐贞观末年,时任汝州刺史刘玄意,娶了李世民的三女儿南平公主。南平公主的先夫王敬直因卷入李承乾谋反案被降罪流放,南平公主本也被连罪,但李世民疼爱女儿,将她的公主府收回,只保留了公主封号,改嫁给汝州刺史刘玄意。南平公主只好随刘玄意来汝州居住。为表达对父亲的孝心,南平就要求在衙后院建高楼,以便在楼上西北望长安,寄托对父亲的思念,此时的楼可能叫望乡楼。刘玄意为让公主在汝州安心居住,就在后院种花植树,建亭筑台,后院也就成了衙署后花园。因南平公主的特殊身份,汝州州衙的建设就可以破格了。第二种可能是建于武周时期。武则天时,改国号为大周,长住东都洛阳。武后每年都要到汝州温泉沐浴再到嵩山祭天,或到嵩山祭天后再到温泉沐浴。温泉到嵩山路途远,中途要在汝州休息,州衙自然是最合适的地方。官府为讨好武后,就在州衙花园内起了望嵩楼,以使武后在汝州就能看到嵩山。
文化传承
望嵩楼园林建于唐朝,最早的诗是中唐诗人李益的《上汝州郡楼》的七绝诗,诗成于公元804年。收入《全唐诗》第283卷中,选入大学教材。诗中有“三十年前登此楼”句,说明在公元774年,望嵩楼已很有名气。
公元805年,时任户部员外郎的胡证来到汝州,登望嵩楼后写下了《汝州北楼晚望少室》,收入《全唐诗补逸》中。
大和八年(834),中唐著名诗人刘禹锡任汝州刺史,刘禹锡在望嵩楼设宴送别好友时在楼壁上题写了《送寥参谋东游二首》,收入《全唐诗》中。刘禹锡在汝州任职期间曾在望嵩楼上接待当朝宰相牛增孺,临别牛增孺写有《席上赠刘梦得》一诗也收入《全唐诗》中。
晚唐诗人许棠《汝州郡楼望嵩山》:“几层高鸟外,万刃一楼中,水落难归地,云离便逐风。”全唐诗(下)·卷六百零三卷。形象生动地把描绘了望嵩楼的壮丽劲秀和嵩山的高大雄伟。宋代汝州为京城三辅州之一,政治地位相对提高,知州品阶高于它州。宋代战争多发生的北方,汝州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得以长足发展,为望嵩楼园林文化的辉煌时期。
1013年,翰林学士杨亿以秘书监身份任汝州知州。杨在汝州期间作诗百余篇。离任后,继任知州将杨在汝州的诗作刻石,并在望嵩楼院内建亭纪念,曰“思贤亭”。
1043年,宋代状元宋庠出知河南府,来往京城常从汝州经过,写了不少有关汝州的诗,其中《郡楼望嵩少作》收入《宋代诗词》一书中。
庆历六年(1046),名相王旦之子王素任汝州知州。此时因汝州连年多雨,望嵩楼的池塘也被淤平,流经州衙的河水从东墙石洞流进城壕沟,加上州制钱局也排污水于壕沟,污水就从壕沟溢出流向低处,形成了一个大的污水坑 ,影响州衙及居民的生活。王素上任后,就着手污水治理工作。将望嵩楼院内池塘里的淤泥集中到塘内,形成湖心岛,在上面植树种草,形成了后来的“太史洲”景观。对州衙外壕沟的一段扩宽成五边形的储水湖,湖岸有高五尺、长两千步的湖堤。堤岸广植树木,林荫蔽日,湖周围修建了30多个景点,游人摩肩接踵遍及堤岸。因王素德才兼备,又作过史官,就将湖命名为太史湖。太史湖与望嵩楼景区相连,进一步提高了望嵩楼的文化品位,此项工程与滕子经重修岳阳楼为同一时间,可惜王素没有请像范仲淹这样的大家写个碑记。后来被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的李豸(字方叔)路过汝州,王素陪他游望嵩楼和太史湖后。李豸在《李豸方叔记》中记述了汝州太史湖的事情。考其地理位置和地势,太史湖当在下洼堂一带。
公元1068年,宰相郑国公富弼来汝州疗养,兼职汝州通判。喜欢楸树的富弼就在州衙和后花园内种植了楸树,楸树成为汝州的风景树受到州人的喜欢和推广。富弼平易近人,常与州人在后花园内搞娱乐活动,活动的地方后人叫郑公“聚乐台”,成为望嵩楼园林一景。他住过的地方叫郑公堂,是望嵩楼院内的另一景观。
宋神宗元丰年间(1077-1085),曾对望嵩楼进行一次大修,知府将军李公以有《修望嵩楼》诗收入《正德汝州志》中。
公元1094年,文学家苏辙被贬为汝州知州。离京时与葆光法师相约在嵩山相会。苏辙到汝州适逢大旱,加上州衙有许多事情要处理,没有时间去嵩山践约,就写了《嵩山祝文》派家兵到嵩山代约。自已则登上望嵩楼遥望嵩山,写下著名的《望嵩楼》诗,收入苏辙全集中。为稳定百姓为大旱的恐慌,苏辙带着官员在花园里设坛祈雨,亲自撰写和宣读祈雨文告。之后汝州下了一场透雨,解除了汝州旱情,他的祈雨文告被刻在望嵩楼的“致雨亭”中。
公元1101年,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出任汝州知州。张耒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在汝州期间写了不少歌颂汝州的诗,其中《早登望嵩楼望少室雪畏风不敢招客》和“晚春初夏八首”之二是写望嵩楼的。
大观元年(1107),王寀任汝州知州,二年后王采刻印的《汝贴》碑完工,共十二块石碑,初放州衙坐啸堂,后嵌放望嵩楼一楼,平添了望嵩楼的文化内涵。所以后来就有了清代诗人孙灏《汝帖》诗:“望嵩楼高高入云,旧藏汝帖天下闻。”
南宋时期,汝州为金统治,虽然宋金曾几次争夺汝州,望嵩楼均保留了下来。金兴定初(1217),一个亲王的儿子任汝州防御使(军政首长),在望嵩楼院内荷塘北修了船型的亭子,名叫虚舟亭。
金兴定四年,诗人吕卿云任汝州刺史,有登望嵩楼诗四首留传于今。
兴定五年八月,永平进士赵思文任汝州防御使。从赵思文的《虚舟亭记》可以看出,赵思文任职期间,社会相对安定,对望嵩楼园林各景点进行了修补,院内景点大多都可以利用,各类碑刻也没有丢失。
金末,汝州人梁皋在望嵩楼上借饮宴为名毒死金朝使臣张天赐,《金史》记下了这件事,说明金代这里仍是接待达官贵人的地方。
元朝统治汝州136年,没有望嵩楼修缮的记录。元代诗人程明德有《登望嵩楼》七绝诗四首。其四:黄鹿驿骑畏途间,看尽嵩高一带山。珎重汝阳贤牧守,危楼古帖莫催残。说明元初望嵩楼已是危楼,但汝帖还在楼内,希望州守好好保护。
元代诗人王克敬任盐运使从汝州经过,曾在望嵩楼小酌,写下了《嵩楼小酌》。说明元代望嵩楼仍是文人相会和歌咏的场所
元代汝州归南阳府管辖。至元二十年(1283)尚野任汝州判官,在汝任职八年。一年南阳知府王伯坚来汝州劝农,登上望嵩楼,看到四周美景,久久不肯下楼。知州几次催其吃午饭,王说登楼观景可以乐饥呀。元初有人认为楼大多是因水而建,郡楼在汝河北岸,应与汝河有关,且楼壁上刘禹锡的诗“望嵩”二字不清楚,不能认为是望嵩二字,就将望嵩楼改为汝阳楼。陪同人员介绍了情况后,王伯坚十分不高兴,楼名当是望嵩楼无疑,不登楼不知其妙处。你们把楼的名字改过来。事后,尚野作《望嵩楼记》,记录了望嵩楼的一些情况和这件事情,立碑在望嵩楼前。从尚野的《望嵩楼记》可以看出,此时望嵩楼大部分景观已被破坏,只能从碑刻中辨知景点的位置,知州孙侯彦为让后人能修复景点,将残碑重新刻制树在园中。只有望嵩楼还完好地高高地耸立在石台上,尚野称其“若有神物为之护持”。
望嵩楼可能废于元末,因元末汝州进士张政只能看到楼的遗址,无不哀叹地写下《登望嵩楼故址二首》。明《正德汝州志》把望嵩楼记入《古迹》篇中,“遗址尚存,有刘禹锡送廖参谋东游诗”。明成化年间,清江进士彭纲任汝州知州,曾写《登望嵩楼故址》一首,诗前有序,序中有“后守撤其材,为文庙戟门”之句。就是说在建文庙戟门将已毁坏的望嵩楼扒去。在扒望嵩楼里时,里面的汝碑得到保护,并在学宫傍建汝帖亭保存。
明初,汝州各界人士要求重修望嵩楼的呼声很高。明弘治十七年,河南永清县进士王雄任汝州知州,在编篡汝州志时,加深了对望嵩楼的了解,准备重修望嵩楼。在《正德汝州志》卷七《诗》中,特意收录了20多首有关了望嵩楼的诗,占总诗的三分之一,由于有些诗人名气太小,不够收录的资格,后来受到史志专家的批评。
清代重建望嵩楼仍是各界人士的呼唤,对望嵩楼的歌咏则表达一些文人的心声。最著名的要数汝州诗人宋六经的《望嵩楼赋》:以登楼轻眺,报秀嵩山为韵,长达600多字。
清康熙二十年,四川举人罗大美任汝州知州,在修学宫的时候重修了望嵩楼。这时的望嵩楼没有什么资料,只是在《道光汝州志》职官章“罗大美”后中有一句话记此事。
乾隆五年,山东人宋名立任汝州知州。在修学宫时发现了元代尚野《望嵩楼记》的碑刻,认为望嵩楼在学宫后,好古的宋名立就把《望嵩楼碑》放州衙保护。后来在修缮北城门时,宋名立要求将城楼扩宽加高,城楼加一匾额“望嵩楼”,把州人建望嵩楼的多年寄于北城门上。清代临潼诗人张四科拜访宋名立写的《雪后登汝州望嵩楼》和人李海观《汝州望嵩楼》就是登的北城门楼。
解放后,人们要求重建望嵩楼的热情有增无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时任汝州文化馆馆长的张久益先生在多方搜集汝帖碑的同时,购砖将残存的北城门保护起来,并亲笔题写了“望嵩”的石匾,嵌在城门上,为汝州保存了惟一的一个城门,也留下了对重修望嵩楼的企盼。
上世纪八十年代,汝州重视文化建设,将市区的路道以汝州名胜或先贤的名字进行了命名,使街道承载了汝州的文化。汝州的望嵩路和望嵩村传承了望嵩楼的园林文化。
汝州建市以后,望嵩路上的大阅楼不知为什么被拆,省文物局追究责任,群众议论纷纷。后来听说拆是为了重建,在大阅楼原址重建望嵩楼。
1993年,我市有关部门请现任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执行主席戴俭先生,按大阅楼的位置和中心广场环境,设计重建望嵩楼的图纸。戴院长设计的图纸是五层明式建筑,为的是与学宫古建成为一体,观赏性很强。
重建
2007年,平顶山政府副主席潘民中等委员以提案形式,建议汝州重建望嵩楼景观,鲁山重建琴台景观。琴台是唐代汝州鲁山县令元德秀登台抚琴与民同乐的地方,因元德秀德才兼备、为官清廉,离任后群众为纪念他,将琴台保护了起来。琴台明清时成为鲁山八景。琴台的影响和价值远没有望嵩楼大,但鲁山县十分重视,成立了琴台建设领导小组,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并于去年底拿出了建设琴台文化公园的方案。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3 23:13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