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毒,拼音fú dú,服毒药。在古代是一种人道的刑罚,让人以最小的痛苦死去或是自愿结束生命的方法。
读音
拼音:fú dú
注音:ㄈㄨˊ ㄉㄨˊ
英文:take poison
解释
吞服
毒药。例:吃毒药(自杀)。
冰心《我的故乡》:她悄悄地买了一盒鸦片
烟膏,藏在身上,准备一旦得到父亲阵亡的消息,她就服毒自尽。
历史故事
王昭君
服毒大概算是酷刑之中比较人道的方式,历史上真实的
王昭君归汉不成服毒自尽,就在
王昭君抵达匈奴王庭三个月后,汉元帝在思念与懊恼的前提下,恹恹病榻,拖到初夏时节,竟在
榴花耀眼中崩逝。第二年,即
汉成帝建始元年,王昭君为
呼韩邪单于生下一子,取名伊督智牙师,封为右日逐王,又过了一年,老迈的呼韩邪去世,这年王昭君二十四岁。
大
阏氏的长子雕陶莫皋继承了单于的职位,依照匈奴的礼俗,
王昭君成了雕陶莫皋的妻子。年轻的单于对
王昭君更加怜爱,夫妻生活十分恩爱甜蜜,接连生下两个女儿,长女叫云,次女叫当,后来分别嫁给匈奴贵族。雕陶莫皋与
王昭君过了十一年的夫妻生活而去世,这时是汉成帝鸿嘉元年,王昭君已经三十五岁,正是绚烂的盛年,不必再有婚姻的绊系,好整以暇地参予匈奴的政治活动,对于匈奴与汉廷的友好关系,产生了不少沟通与调和的作用。
王昭君的兄弟被朝廷封为侯爵,多次奉命出使匈奴,与妹妹见面,王昭君的两个女儿也曾到长安入宫侍候过太皇太后,这位太皇太后就是汉元帝的皇后,她有个著名的侄子
王莽,先谦躬下士博取虚名,后玩了一套所谓尧、舜、禹时代的“禅让制”,夺取西汉政权,建立“新”。可惜
匈奴单于认为“不是刘氏子孙,何以可为中国皇帝?”于是边疆迭起,祸乱无穷。
昭君出塞的故事迄今流传两千年了。戏本《汉宫秋》里,昭君似乎脱离深宫苦海,以公主的名义远嫁嵇候珊后得到了幸福,但事实是在她第二个丈夫雕陶死后,她请求归汉未被允许,并被命嫁给前夫的儿子,多年的积怨太深,无法排遣,她服毒而死。昭君也有诗作传世: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道里悠长。乌呼哀哉。忧心恻伤。
汉代似乎是英雄与美人的故事流传最多的朝代,而英雄的血和美人的泪大多洒在西域。汉代一共有十三位公主
和亲远嫁,除了
解忧公主终于在晚年得以还乡,其余都默默无闻地作为政治牺牲品,在边疆塞外的孤寒里倍受煎熬,终了一生。
光绪
2008年11月2日,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牵头披露了“光绪死于急性砒霜中毒”。公开资料显示,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由文化部等10余家部委和机构牵头组建。
文化部办公厅人员证实,该委员会为文化部的直属单位,但对于具体课题情况并不太清楚。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秘书组王姓负责人称,“光绪被害死”一直是史学界一种观点,这次课题组用科学手段发现光绪头发和遗物中存在大量砷,为这种学术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明,不存在部门再次认定的问题,但学术界仍可提出异议。《百家讲坛》著名讲师纪连海也表示了相同的意见。
筱丹桂
《民国名人诉讼案 》 记载:越剧名旦筱丹桂的服毒自杀悲剧。
毒药
鸩
中国古代的毒药中,最有名的应该是鸩这种毒药,成语饮鸩止渴便是源自于此。据说这是一种鸟,鸟的羽毛含有剧毒,只要把羽毛泡在酒里,立成毒酒,饮之立毙。不过到底有没有这种鸟,也不知道。
砒霜
这种毒药中外皆有使用,拿来毒老鼠。据说砒霜没有什么特别的气味,长期少量加在饮食中人注意不到,自然一步步被毒死。记得很久以前读者文摘一篇文章,里面说
拿破仑就是这样给毒害的。至于小说中所谓见血封喉的
毒药,应该是影响呼吸系统之类的药,让人没办法呼吸,窒息而死,所以叫见血封喉,不过比起这些东西来,现代人用的东西应该是毒多了,至少古人不会用辐射。
砒霜的化学名叫
三氧化二砷,白色粉末,没有特殊气味,与面粉、淀粉、小苏打很相似,所以容易误食中毒。砒霜的毒性很强,进入人体后能破坏某些细胞呼吸酶,使
组织细胞不能获得氧气而死亡;还能强烈刺激胃肠粘膜,使粘膜溃烂、出血;亦可破坏血管,发生出血,破坏肝脏,严重的会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
急救措施:
1、发现有人误食砒霜中毒,要尽快催吐,以排出毒物。催吐方法是让病人大量喝温开水或稀盐水(一杯水中加一匙食盐)。然后把食指和中指伸到嘴中和舌根,刺激咽部,即可呕吐。最好让患者反复喝水和呕吐,直到吐出的液体颜色如水样为止。
2、可把烧焦的馒头研末,让病人吃下,以吸附毒物。也可大量饮用牛奶(3-5瓶)、蛋清(4-5个)以保护胃粘膜。
注意事项:
1、砒霜中毒后,能否作适当的急救处理是决定病人生与死的关键。而后应快速送往医院,因为现代医学对砒霜中毒已有了
特效解毒剂——
二巯基丙醇,它进入人体后能与毒物结合形成无毒物质。
2、预防砒霜中毒主要是防止误食。用砒霜制毒谷、毒饵和拌种子时,要根据需量配制,剩下后要埋掉,禁止人、畜食用。用来加工粮食的磨、碾子不得磨压砒霜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