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表,是一款带有月相显示功能的个性手表,通过表上的月相盘可以掌握月球阴晴圆缺的变化,深受涉猎广泛之人士的欢迎。如
朗格1815月相表等。
如果历数最没有实用价值的复杂功能,那么“月相功能”一定是
榜上有名,对于生活中随便花上几百块钱买个望远镜,就可以观察月球数
陨石坑的现代人来说,他们实在找不到时刻留心月球阴晴圆缺的理由。然而我相信,至少《暮光之城》中的狼人Jacob Black一定不会这么想,如果拥有一块可以显示月相的腕表,他掌握自己变身的时间一定会变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关于对月亮的重视,古代人一定会投狼人一票。自古以来,对人类来说,简直没有比观测月亮坚持得更久的事了,如果说人类的科学是从观测月亮开始的也不为过。最早的科学如历法、数学、
农业学、
航海学更不用说天文学,这些科学的研究,都离不开月亮的帮助。月亮固定的周期,以及反射的柔和的
太阳光,给了人类一个恒古不变的
参照物。
然而越是观测月亮,越是摸不透它。于是,月亮给了人神秘的印象。在
塔罗牌中,编号18的“The Moon(月亮)”常常代表着“不安与迷惑”。几乎在所有人看来,月亮都是一个谜团。在古代,人们为月亮的阴晴圆缺而惶恐。而到了现代,我们发现月亮无论运转到什么位置,都是用“同一张脸”对着地球,面积恒定为
月球表面的59%。这些都为月亮增添了神秘色彩,让它成了最棒的科幻题材。在历史资料中(犹太人的经典《卡巴拉》也说到:“人类所居住的地球,像球一样旋转着。当其居民有的在下面时,其他的人就在上面。当地球的某一地区是黑夜时,其他地区是白昼。还有,当某一地区人在迎接黎明时,其他地区正笼罩在夜幕之下。”)抑或是科幻小说(儒勒・凡尔纳《从地球到月球》),还有电影(最经典的当属斯坦利・库布里克的《
2001太空漫游》)中,关于月亮的
神秘主义气息在不断滋长。甚至在
最新的电影《
变形金刚3》中,也用到了“
月球背面有外星飞船”的假设。
由此可见,佩戴一块带有
月相功能的腕表,掌握月球阴晴圆缺的变化,对于一个涉猎广泛的人来说,无疑是增添了无穷无尽的话题性。更不用说中国文人赋予月亮的浪漫气质,那更是月相表的杀手锏。
早在数年前,
雅典表便凭借拥有
月食以及月亮坐标显示的“天文三部曲”名噪一时。而2009年雅典以Moonstruck月之狂想命名的全新
天文表,标志其在月相技术上的进步。Moonstruck的
设计理念集中于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
天体系统,以钟表
形式科学地描述月相盈亏、月球和太阳地球之间的
万有引力所引起的潮汐变化。在Moonstruck的机芯中,两个月相旋转盘合二为一,可模拟新月、满月之间的交替变化;同时地球环绕太阳转动的假想轨迹则在另一转盘内以每
24小时转动一次的方式呈现。由月亮与太阳的万有引力引起的全球
潮汐现象,也可以完全准确地显示在Moonstruck手表中。
1815月相表是
朗格为纪念品牌创立165周年而推出的三大复杂功能手表之一。与传统月相表每天跳动一次不同的是,朗格的这块1815月相表采用了一套拥有特殊传动比例的齿轮,会在弹簧的带动下,缓缓拉动月相盘运转,每个正月的误差仅为6.61秒。只有经过1058年的累积,
累积误差才会达到24小时,因此杜绝了传统月相技术所带来的33个月慢24小时的误差,是名副其实的“千年月相”。假如这只表从罗马大帝一世时代(公元952年)开始不间断运转,那么它的月相显示直到2010年才需要调整一次。
万国
葡萄牙万年历手表,这枚名字并不惊艳的腕表解决了
南半球月相与
北半球月相成镜像显示的难题。万国南北月相的奇想原本纯属偶然,是设计师在解释月相机制原理时,猛然冒出的遐想。该创新机制不再依照原先月相机制的
传统观念,而是令表盘上两个相对的圆形视窗,在黑色圆形的平面上滑动,进而营造出南北成相反状的月相盈亏显示。
月相功能常常被放置在一个特殊形状的半圆的窗口内,这个特定形状包括一个半圆弧和两个小圆弧。这个精心设计的形状与月相盘上的月亮结合,能比较准确地告诉我们月亮在一个周期开始或结束时的形状。
月相是根据29.5天的周期来显示月相盘上的月亮的状态。这个月相盘上有两个月亮,边缘有59个齿,月相轮在受到
传动轮的推动后,每天向前推进一齿,此时
月相盈亏的变化便能适时显示在表盘上了。59齿月相轮来自于月相盈亏每29.5天为一周期的
平均值,由于月亮的精确旋转周期是28天12小时44分2.9秒,因此每隔大约33个月,月相显示的误差就会达到24小时。
表壳上通常有月相的调整按钮,月相显示与计时和万年历等功能是相对独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