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价格又称“计算价格”、“
影子价格”、“预测价格”。是荷兰经济学家詹恩·丁伯根在上世纪30年代末首次提出来的,运用线性规划的数学方式计算的,反映社会资源获得最佳配置的一种价格。他认为
影子价格是对“劳动、
资本和为获得稀缺资源而进口商品的合理评价”。1954年,他将
影子价格均衡价格的意义上表示
生产要素影子价格定义为“一种投入(比如
资本、劳动力和外汇)的机会成本或它的供应量减少一个单位给整个经济带来的损失”。
前苏联经济学家列·维·康特罗维奇根据当时苏联经济发展状况和商品合理计价的要求,提出了最优价格理论。其主要观点是以资源的有限性为出发点,以资源最佳配置作为价格形成的基础,即最优价格不取决于部门的
平均消耗,而是在最劣等生产条件下的个别消耗(边际消耗)决定的。这种最优价格被美籍荷兰经济学家库普曼和原苏联经济学界视为影子价格。
列·维·康特罗维奇的最优价格与丁伯根的影子价格,其内容基本是相同的,都是运用线性规划把资源和价格联系起来。但由于各自所处的社会制度不同,出发点亦不同,因此二者又有差异:
丁伯根的理论是以主观的
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的,而列·维·康特罗维奇的理论是同
劳动价值论相联系的;前者的理论被人们看成一种经营管理方法,后者则作为一种价格形成理论;前者的理论主要用于自由经济中的分散决策,而后者的理论主要用于计划经济中的集中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