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家古建筑群
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曾家古建筑群,位于江西省贵溪市耳口乡耳口村曾家村小组,泸溪河的中游,与国家级风景旅游区龙虎山和上清天师府接壤。
历史沿革
清乾隆三十至五十年间(公元1765-1785年),“务义港”建筑群始建。
“务义港”原名“乌泥港”,至曾二世祖时,遵循“仁义道德”古训,希望子孙后代“务义求仁”,因“务义”与“乌泥”谐音,故更名为“务义港”。
务义港曾家,是北宋时期“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后裔,与曾国藩是同宗一脉,原来是李姓和邓姓村庄。相传清雍正年间,江西吉安曾姓三兄弟,曾柏仕、曾云仕、曾在仕之父曾先公,逃荒流落到乌泥港在李姓和邓姓家中做长工,帮其放牛,有一次曾云仕在邓家屋背的献花形山上(又名“作玛形山”)放牛睡着了,做了一梦,梦说他睡的地方是一块风水宝地,死后谁葬在此处,其子孙后代一定会兴旺发达。曾云仕死后,其子孙按其梦说把他葬于睡处,果真此后曾姓子孙开始繁衍发迹。而原来的邓姓和李姓却日见衰没。现曾云仕的坟墓还在。
建筑特点
曾家古建筑群布局呈“品”字形,分为“曾氏公祠”、“鱼塘花园”、“经学书院”、“住宅”四大部分,占地总面积达6.4万平方米。
曾家古建筑群由于建筑前的慎密规划,形成既有幽雅高楼台阁,也有王府式的递进大厅,还有两厅并列的宽敞平房,形式上求同一,存别异。在建造技术上,主要特色是:四周超脊,各栋房屋相连不相通,但广开小门自由来往,这对防止火灾蔓延大有好处,据该村人回忆,古宅发生几起火灾,都只能烧毁着火部位,不能对其他房屋造成危害。在整座山庄古宅总体布局上,又以四至五栋小住宅院为一小群,这对防止火灾也有好处,又在整体布局上,建筑风格给人以美感,形成偏东南方向梯形递进式布局,既便于屋内采光,同时又在民族传统说法上顺应“紫气东来”。
在建筑技艺上,讲究工艺雕刻,室内梁柱多饰以图案、花纹,各小住宅院门上均建设门楼,门楼材料为木质和砖石两种,做工雕凿讲究,名称为九层十三顶。住宅内部布局也颇为合理,杂房与正房隔离,偏门进出,易于保持清洁卫生。庭前建有花坛,庭后种植松柏和其他花果树木,美化和绿化了环境。
由于建筑结构严谨,古宅虽屡经风雨沦桑,但从未出现过自然倒塌现象,这标志着能工巧匠在建筑技艺上的高超本领。
主要建筑
“曾氏公祠”原有三个公祠,为曾先公祠、云士公祠、曾在公祠。曾先公祠建于乾隆二十年间,为曾族第一代所建,于1958年被毁。云士公祠建于乾隆四十年间,为曾族第二代所建,现改为住房。曾在公祠,即为保存完好的曾氏公祠,建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为曾族第三代所建,据云为一富家寡妇为纪念自己新亡的丈夫出资所建。公祠南北长44米,东西宽26米,高8米,建筑面积1144平方米,内有100根木立柱和2根长8米,直径0.5米的青石整条圆柱落地支撑,祠内分戏台、酒楼、观厅、神堂、茶室五部分,建筑中的梁栋,多饰以文彩,或予以雕琢,雕梁画栋,形象逼真。其中油墨画巨龙,吞云吐雾,昂首腾飞。整个建筑古朴幽雅,具有地方特色。根据宗族规定,每年“清明”和“冬至”时令,由族长召集全村人在此聚会,杀猪宰羊,大摆酒宴,然后向祖灵进行祭祀仪礼。有时,还约请戏班子来此唱戏,显示宗族阔绰气派。现祠门前尚有一幅“沂水长萦霜露感,春风遍佛藻萍香”石雕对联,字体遒劲有力。公祠建筑为砖木结构,建筑结构为穿 榀柁梁式结构,四周外墙超脊,屋面雨水通过天井排出屋外。
“鱼塘花园”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长200米,宽60米,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后毁于1973年。鱼塘内种莲养鱼,花园内广植花草树木,还建有赏花观鱼亭阁。曲径通幽,花香四溢,是一座憩息理想之地,当时,派有专人管理,其费用由“义田”开支。
“经学书院”建于道光年间,长140米、宽36米,占地面积5040平方米,院前栽有4株桂花树,两排长柏树。后毁于1958年。是曾姓子弟读书之地,由族长聘请知塾师来此执教,学童可免费入学,其经费从“义田”开支。从书院启蒙走上仕途的人,有道光年间拔贡曾效南,光绪进士曾孙庆,保定军校第一期毕业生曾广勋,国民党中将曾宪尧以及知名医师、教师多人。芸芸学子,朗朗书声,书院曾名噪一时。
“住宅”是建筑群的主体。初建时,有42栋,510间,后来发展到68栋,712间,占地面积43816平方米。住宅依山傍水而建,层叠而上,共分为4排,外部依山势围以围墙,给人以一整体山庄观感。山庄大门座北朝南,门前大路以花岗石板砌成台阶,顺山庄外横向而上。顺应民俗传统所说的“迎日而上”。至大门前,石阶大路拐弯九十度,正对大门,上有一6米见方的平台,大门成“八”字形状对东南方向,两旁各有三个尺径1米高、大的花岗石旗杆墩,石墩成“品”字形摆列,平台上再上6层台阶,始为山庄大门。大门为王府式的门弟,门楼建筑己毁,门内有90度直角半圆空地,空地东西为住宅小院门楼,门楼前又各有宽约1.5米的过道,沿过道可通往第二排、第三排和第四排住宅,各小住宅院均建有院门楼。院前围墙高3.5米,厚0.4米,基础花岗石,地脚以0.2米的花岗石条砌成,上砌以砖墙,亦有院前过道围以花岗石栏杆。各住宅院前空场深5-6米。住宅格式上一般为六榀三进两舍,七榀三进两舍,占地面积500-800平方米之间。各住宅小院四周青砖墙到顶,用以防火,砖墙角体上均砌以花岗石预防碰损。住宅中为前大厅,两旁为卧室,天井相连,天井后为中厅,中厅后亦有两个小天井分列两旁,中厅、后厅两旁均为卧室,天井旁亦有过道连厨房,柴草间、牛舍。各天井下均建有暗沟,用以排除屋面雨水。后厅、中厅、前厅两旁墙均为木板墙。前厅大门两边窗户规格为1.5米×1.25米,房间前窗略大,窗户设施分为内、中、外三层,外层以细篾编成花格网状,罩在窗外,用以拒挡蚊蝇,中层为组成福、富、寿、禧花纹窗棂,边框再设以一层活页薄窗板。住宅高度为1丈6尺6寸、1丈7尺6寸、1丈8尺6寸三种,屋顶内钉以木板望板,以防雨雪,厅房地面亦有以花岗石板铺成的地板,石板雕以花饰,亦有以石灰、黄泥、咸盐、桐油,米浆多种材料铺成的泥地板。房间规格为1.2丈×0.85丈×0.8丈,上有木楼,下铺以地楼板,地楼高出厅间地面1尺左右。天井四沿均以花岗石板砌成,内设暗沟排水,中间部分以硪卵石拼成各种花纹,构图精细、美观。
文化活动
曾效南,道光拔贡,官至九江水师都督,60岁告老返乡,61岁病故,葬于冷水麻蓬,后由于开发银矿,迁葬曾姓祖坟山。
曾广勋,保定军校第一期毕业。
曾宪尧,国民党中将。
曾泽枪,黄埔二期学生。
曾昭宗,黄埔十六期学生。
文物遗存
1、献花山:又名“作玛形山”,位于曾家屋背,形似一位妇人,端坐于此,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现曾云仕的墓就葬于妇人的肚脐眼上,山上还有三株百年古松。
2、旗杆石墩:后代搏取功名的旗杆石墩。共有5对,其中道光年间的曾效南拔贡,字迹比较清楚。
3、石雕对联:字迹清楚的有两幅对联。一副在曾在公祠门上,上联:“沂水长萦霜露感”,下联:“春风遍拂藻萍香”,字体遒劲有力。
另一幅对联在第一栋旗门上。上联:“一萦流水漾文章”,下联:“四壁青山罗保障”,横匹:“含宏光大”。
4、字匾:保存完好的有两块,一块“拔元”描金金匾,另一块是曾在公祠的中堂匾,“忠怒堂”金匾。
保护措施
2018年3月,曾家古建筑群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核定并公布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曾家古建筑群交通便捷,铁路有鹰厦线,设有圳上火车站;公路有鹰潭至冷水至资溪公路且路面均已水泥硬化;水路有泸溪河直通天师府和龙虎山。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23 21:1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