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尊盘
文物
曾侯乙尊盘,是周王族诸侯国中曾国国君曾侯乙的青铜器,属东周时期战国早期。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中出土,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大事记
文物造型
曾侯乙尊通高33.1厘米,口径25厘米,重约9公斤;曾侯乙盘通高24厘米,口径57.6厘米,重约19.2公斤。全套器物通高42厘米,口径58厘米,重约30公斤。曾侯乙尊盘装饰纷繁复杂,铜尊上是用34个部件,经过56处铸接、焊接而连成一体,尊体上装饰着28条蟠龙和32条蟠螭,颈部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终”7字铭文。铜盘盘体上共装饰了56条蟠龙和48条蟠螭,盘内底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终”7字铭文。
尊盘通体用陶范浑铸而成,尊足等附件为另行铸造,然后用铅锡合金与尊体焊在一起。尊颈附饰是由繁复而有序的镂空纹样构成,属于熔模铸件。
其出土时尊置于盘上拆开来是两件器物,极其别致。尊敞口,呈喇叭状,宽厚的外沿翻折,下垂,上饰玲珑剔透的蟠虺透空花纹,形似朵朵云彩上下叠置。尊颈部饰蕉叶形蟠虺纹,蕉叶向上舒展,与颈顶微微外张的弧线相搭配,和谐又统一。在尊颈与腹之间加饰四条圆雕豹形伏兽,躯体由透雕的蟠螭纹构成,兽沿尊颈向上攀爬,回首吐舌,长舌垂卷如钩。尊腹、高足皆饰细密的蟠虺纹,其上加饰高浮雕虬龙四条,层次丰富,主次分明。盘直壁平底,四龙形蹄足口沿上附有四只方耳,皆饰蟠虺纹,与尊口风格相同。四耳下各有两条扁形镂空夔龙,龙首下垂。四龙之间各有一圆雕式蟠龙,首伏于口沿,与盘腹蟠虺纹相互呼应,从而突破了满饰蟠螭纹常有的滞塞、僵硬感。尊和盘上均有铭文显示,其为曾侯乙生前用器,故专家们将其命名为曾侯乙尊和曾侯乙盘,合称曾侯乙尊盘。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件。
尊盘图片资料:
曾侯乙尊盘由盘和置于盘中的尊两件器物组合而成。尊是盛酒器,盘是水器,冬季可盛沸水用于温酒,夏季可盛冰用于镇酒。全套器物通高42厘米,重近30公斤。尊体共装饰有28条龙、32条蟠螭,腹部和圈足满是蟠螭纹和浮雕的龙;盘体装饰56条龙、48条蟠螭,盘足为四条圆雕的双身龙,龙首、龙体、龙尾蜿蜒曲折,表现出充沛的生命力。曾侯乙尊盘的“零部件”数以百计,得以构成繁缛的纹样,又呈现高低参差和对称排列的整体造型,可谓“巧夺天工”。
制作工艺
经专家鉴定,此系采用失蜡法铸造,因为纹饰细密复杂,且附饰无锻打和铸接的痕迹。失蜡法又称出蜡法、拔蜡法,基本方法是将蜡作成模,成型后用细泥浆反复浇淋,泥浆包住蜡模后再涂以耐火材料用火烘烤,做成铸型。蜡熔流出,形成型腔,即可浇铸铜汁成器。
圈足的铸制工艺
圈足分上、下两层,下层为立面,其上铸有蟠螭纹,上层为斜面,其上有镂空纹饰。其具体铸制技术,皆属春秋战国的常见技术,如立面的蟠螭纹采用了单元纹饰范拚兑技术,而斜面的镂空纹饰,其制作工艺,与春秋战国时期的镂空铜类似,为平面扇形纹饰模上制作单元纹饰范,其范面的空腔即为镂空纹饰。
腹部、颈部的铸制工艺
腹部相对简单,仅一周蟠螭纹的纹饰带。颈部上口大、下口小,底部较短,为一周纹饰带,上部甚长,均布着4条布满蟠螭纹的蕉叶形,其间为素面。腹部和颈部的铸制工艺亦采用了春秋战国时期普遍流行的纹饰范拚兑技术。
口缘的制作工艺
口缘的纹饰圈由许多单个小纹饰组成。这些小纹饰的形状应有数种。具体说来,先将16个小纹饰组成一个小组纹饰单元,而每4个这种相同的小组纹饰单元又组成一个大组纹饰单元,再将这4个大组纹饰单元围成整个口缘纹饰圈。大多数单个小纹饰的下面,都有铜梗支撑,小纹饰与铜梗之间为焊接。组成口缘纹饰圈若干形状的单个小纹饰,皆为单合范铸制而成。所谓单合范,实际上为两片范组成的范包。其中,一片范的阴腔与整个器物的几何形状相同,而与之对合的另一片范则为无型腔的平板状。
尊盘上的小纹饰,系由一范多腔的单合范工艺批量铸成。
小纹饰一头翘起的制作工艺
批量浇铸小纹饰的单合范,其一面是平板范,即面上无造型。不难理解,这种平板范与型腔范对合后,铸出的小纹饰,其弦纹面的一头可以翘起,但底面必然为平面。尊盘上的小纹饰,由单合范铸制出底面平整、弦纹面一头翘起的毛坯后,其翘起处的底平面还曾作过磨削处理。
单个小纹饰的组装
小纹饰的翘角底面经磨削后,皆为散件,仍需组装成整体。小纹饰的体积太小,铆接、铸接都不可能,更不具备榫铆条件,于是,焊接成了唯一选择。同样,这些焊痕颇不规整,甚至还有未能焊严而留下的缝隙。需要再次强调的是,这样的焊痕,遍布于尊盘口缘整个纹饰圈上,特别是小纹饰弦纹面的拐角处。而手工焊接的不规范性,致使焊痕的形状各异、焊接位置的高低错落。
尊、盘口缘的制作工艺业已十分明确,即小纹饰经单铸、加工和焊接,组成4大组小纹饰单元,再经铜梗焊接于内层托架的顶端。这样,整个尊、盘口缘纹饰圈的制作工艺步骤为:先采用一范多腔单合范铸制出大量小纹饰,再按照设计要求,将小纹饰凸出侧面打磨后,利用切割、焊接等技术,将小纹饰分别与不同铜梗焊接,而将铜梗的另一头,直接与铜框焊接,或将几条铜梗焊接在一起,再焊于尊盘的口缘上。最后,将圈足、腹部、颈部焊为一体。至于上述八个附兽,皆为单独铸制之后,再分别铸接到尊体表面。这种化整为零的散件铸造方式,显著简化了工艺难度,有效避免了整器废品。而将数百零部件组装成完整器,至关重要是焊接技术的支撑以及合理的统筹工序安排。分型制模、分模制范、分型铸造、加工组装的工艺组合,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铸造的主流技术。曾侯乙尊盘的零部件数以百计,其组装数量和复杂程度至今令人惊叹不已,应该说,这可能是长期将尊盘误认为失蜡法铸造的主要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铸造技术显著提高,许多新工艺出现在此时,失蜡法即为其中之一。用失蜡法铸造器物,由于采用整模不会出现合范带来的铸痕,表面光滑精细,并且可以铸造相当繁缛复杂的纹样,但是器物表面往往会出现大小不等的砂眼,因为无出气孔,铜液灌注有不到之处。后世作伪者误以为越平整、越光洁、没有任何痕迹,便越是成功之器,反而弄巧成拙。由于失蜡法方便易学,是后世仿古作伪的主要技法。古代青铜器绝大部分是采用陶范法铸造的,即使接合再严密也会有缝隙,所以此类器物的耳、足、腹下部等隐蔽之处多有铸痕、铸疣,以失蜡法仿铸之器无铸痕却有砂眼,故宫收藏的一件宋仿西周腹部就有不少砂眼,这些隐蔽处的细微差异往往是鉴别真伪的关键之处。
文物价值
尊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盘则是水器,曾侯乙尊盘融尊盘于一体。这件尊盘的惊人之处在于其鬼斧神工的透空装饰。装饰表层彼此独立,互不相连,由内层铜梗支撑,内层铜梗又分层联结,参差错落,玲珑剔透,令观者凝神屏息,叹为观止。
尊与盘精美细腻的镂孔附饰,玲珑剔透,精巧华丽。其铸造上的高度技巧,有着鬼斧神工之妙。这一发现,证实了在二千四百年前的战国早期,中国的失蜡法铸造技术已经达到极高的水准。
参考资料
曾侯乙“青铜尊盘”.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4 15:31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文物造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