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纳海姆防线是
芬兰建造于
卡累利阿地峡,用来防御
苏联的防御工事。在
冬季战争期间,它被命名为“曼纳海姆防线”来纪念
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曼纳海姆。战争中有一些战役在这个防线上进行。
简述
苏芬战争中双方皆有损失,芬兰丧失了
拉多加湖周围的土地,
苏联为
列宁格勒周围获得了一块
缓冲地带,但丧失了国际舆论支持,并暴露了红军作战能力的缺陷,而为后来
希特勒发动进攻苏联的战争增加了信心。
3月15日的苏芬和平协议阻止了英法联盟通过挪威向芬兰提供援助,也刺激了
纳粹德国于当年4月9日进攻
丹麦和
挪威。
苏联红军在冬季战争中的表现,使
斯大林领悟到运用政治手段控制军队无法加强军队的战斗力,战争过后,红军重新起用有能力的军事指挥官,并加强军队现代化。对后来抵抗纳粹德国起了很大的作用。
1939年11月30日,苏联红军越过苏芬边界,直抵曼诺海姆防线,冬季战争爆发。
背景介绍
1938年4月,苏联和芬兰进行外交谈判,希望和芬兰联合抵抗德国,并希望芬兰将列宁格勒外围领土和苏联北方领土交换,以达到保护列宁格勒的目的。但谈判延续长达一年也没有实质性结果,这时欧洲的形势已经开始恶化。
当年秋季,苏联要求芬兰将边界从列宁格勒后退25千米,并租借汉科半岛30年,以建设海军基地,作为交换,苏联割让两倍的
卡累利阿领土给芬兰。
但汉科半岛是芬兰防御苏联的天然屏障,苏联此举的动机十分令人怀疑。当时的芬兰政府拒绝了苏联的提议,苏联军队制造了“曼尼拉事件”,宣称芬兰军队炮击曼尼拉村造成苏联士兵的死亡,进而要求芬兰政府赔礼道歉,并将军队后撤20到25公里,但被芬兰政府拒绝。苏联以此为借口废除
苏芬互不侵犯条约,11月30日,23个师共45万军队攻入芬兰边界,迅速抵达曼诺海姆防线。
英法的作用
直到1940年2月,
同盟国才决定援助芬兰,2月5日同盟国考虑3月20日在挪威北部登陆10万英国军队和3万5千法国军队,穿过
瑞典进入芬兰,但需要在芬兰政府要求英法支援的条件下。3月2日正式向挪威和瑞典政府提出要求,希望将这两个中立国带入同盟国一方。但12月时希特勒已经向瑞典政府照会,如果同盟国军队踏上瑞典国土一步,就意味着德国立即进攻瑞典。
当时瑞典和挪威政府都没有同意同盟国的要求,战后透露的文件证实,其实同盟国根本无意和苏联交火,只是想借此占领挪威北部的铁矿,以阻断德国的战略物资来源。
瑞典拒绝了同盟国军队入境的要求,也拒绝了芬兰希望瑞典正规军参加战斗的要求,同时明确表示不能进一步对芬兰援助了。现在芬兰已经处于两难地步,同盟国希望战争继续拖下去,而瑞典希望尽快结束战争,害怕会殃及池鱼。德国也希望尽快结束战争。
当时各国都在敦促芬兰,英法答应送来20,000人部队,德国和瑞典希望答应和平条件,芬兰军队指挥对战斗发展比较悲观,所以芬兰政府下决心在2月29日开始和平谈判。
听到芬兰开始谈判,英法又答应送来50,000人部队,但实际只有6,000人准备援助芬兰,其余人准备夺取挪威铁矿和港口。这个情报到达苏联决策部门,也促使了和平协议的迅速达成。
和平协定
根据3月12日
莫斯科和平协定,芬兰丧失了卡累利阿,包括芬兰第二大城市
维堡,芬兰10%的耕地,1/5的工业产值。22万2千居民,占芬兰总人口12%的人丧失了家园被遣送,只有极少量人口选择留下加入苏联籍。
芬兰还割让了
巴伦支海上的里巴奇半岛,
芬兰湾中四个岛屿,部分萨拉区域,并将汉科半岛租借给苏联作为海军基地,租借期30年。
这个协议对于芬兰来说是非常严酷的,仅仅过了一年,就又在德国支持下和苏联爆发了持续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