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臻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院士
曹臻,1962年9月出生于云南昆明,四川阆中人,高能宇宙线实验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院士、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首席科学家、天府宇宙线研究中心主任、“拉索”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人物经历
1962年9月,曹臻出生于云南昆明。
1982年7月,毕业于云南大学物理系。
1987年8月至1990年1月,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师从研究员谭有。
1990年1月至9月,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助研。
1990年1月至1994年4月,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
1994年9月至1998年2月,任美国俄勒冈大学物理系博士后研究助理。
1998年2月至2003年2月,任美国犹他大学物理系研究助理。
2003年2月至2009年3月,任美国犹他大学副教授。
2004年4月,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任中国科学院高能所粒子天体物理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12年,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体物理中心副主任、中科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13年,任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项目首席科学家、工程经理 。
201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同年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
2019年,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天府宇宙线研究中心主任。
2023年11月22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曹臻自1994年起活跃于中国国内外宇宙线和伽马天文领域,参与多个国际宇宙线实验,提出并领导设计、建成了国际上灵敏的伽马射线探测装置——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带领团队利用LHAASO提供的前所未有的伽马射线探测灵敏度,围绕宇宙线起源问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性成果,使得中国宇宙线研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美国工作期间,曹臻参与了大型宇宙线实验HiRes,发现宇宙线能谱第二膝现象;参与发现GZK截断现象。2005年,他出任在西藏羊八井的中意ARGO-YBJ实验中方负责人,领导建成全覆盖式大型空气簇射阵列,组织分析相关数据并获得系列科研成果。
曹臻提出并主持设计、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实现了多项重大自主技术创新,在超高能伽马射线探测灵敏度、甚高能伽马射线巡天普查灵敏度、宇宙线能量覆盖宽度等方面均达到世界领先。曹臻作为LHAASO实验国际合作组发言人,带领团队利用LHAASO的观测发现了首批“拍电子伏加速器”和1.4拍电子伏最高能量光子,开启了“超高能伽马天文学”时代,相关成果2021年5月17日发表于《自然》,入选“202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发现蟹状星云拍电子伏伽马辐射,由此确定在星云核心区内存在效率直逼理论极限的电子加速器;捕捉到千年一遇的最亮伽马射线暴GRB 221009A,首次精确测量了该高能辐射爆发的完整过程,对伽马暴“标准模型”形成挑战。
截至2022年5月,曹臻在《自然》《科学》等国际专业刊物发表了130多篇科学论文,一区刊物论文占80%以上,6篇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总引用率超过5500次。
参考资料
人才培养
截至2022年5月,曹臻培养了陈松战刘加丽等十余位博士生,指导了多名博士后和青年工作者,也为多所大学代培了不少宇宙线研究者,培养出了中国第四代、第五代宇宙线传人。这些人成为主导LHAASO建设和研究的主力。
曹臻热衷科普,仅2021年就参与了30多场科普活动和科学报告,通过现场演讲、网络直播、媒体访谈等形式,将宇宙线的知识传递给大众。两次成果的发布上亿次点击量。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曹臻是中国前沿科技领域——宇宙线研究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更是目前的引领者。回到中国以来,从项目负责人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首席科学家,他逐渐成长,在伽马射线天文学领域独占鳌头。(中国科学院评)
曹臻带领团队所取得的这些成果是该领域近几十年取得最重要的科学突破之一,为破解宇宙线起源百年之谜迈出了关键一步,使中国在该研究领域实现了引领作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评)
曹臻,这个用三十多年时间研究宇宙线的科学家,为中国人在世界上赢得了宇宙解释的话语权。(封面新闻评)
参考资料
曹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014-03-11
曹臻.UCAS.
曹臻.中国科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5 17:13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