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沫之陈
出土自上博简,战国时期的佚兵书
《曹沫之阵》,出土自上博简,由李零整理。共65支简,内容记鲁庄公与曹沫之问对。前12支简论政,后33支简论兵,篇题《曹沫之阵》,应是归为兵家之说。整理成果收录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
原文
鲁庄公将为大钟,型既成矣。曹沫入见,曰:“昔周室之封鲁,东西七百,南北五百,非山非泽,亡有不民。今邦弥小而钟愈大,君其图之。昔尧之飨舜也,饭于土簋,欱於土形,而抚有天下。此不贫于美而富于德欤?昔周室□□境必胜,可以有治邦,周典是存。”庄公曰:“今天下之君子既可知已,孰能并兼人哉?”曹沫曰:“君其毋愪。臣闻之曰:邻邦之君明,则不可以不修政而善于民。不然,恐亡焉。邻邦之君亡道,则亦不可以不修政而善于民。不然,亡以取之。”庄公曰:“昔池胉语寡人曰:‘君子得之失之,天命。’今异于而言。”曹沫曰:“□不同矣。臣是故不敢以古答。然而古亦有大道焉,必恭俭以得之,而骄泰以失之。君言亡以异于臣之言。君弗尽,臣闻之曰:君子以贤称而失之,天命;以亡道称而没身就死,亦天命。不然,君子以贤称,曷又弗得?以亡道称,曷又弗失?”庄公曰:“晚哉,吾闻此言。”乃命毁钟型而听邦政。不昼寝,不饮酒,不听乐,居不亵文,食不贰滋。兼爱万民,而亡有私也。还年而问于曹沫曰:“吾欲与齐战,问陈奚如?守边城奚如?”曹沫答曰:“臣闻之:有固谋,而亡固城;有克政,而亡克陈。三代之陈皆存,或以克,或以亡。且臣闻之:小邦处大邦之间,敌邦交地,不可以先作怨,疆地毋先而必取□焉,所以距边;毋爱货资子女,以事其便嬖,所以距内;城郭必修,缮甲利兵,必有战心以守,所以为长也。且臣之闻之:不和于邦,不可以出舍。不和于舍,不可以出陈。不和于陈,不可以战。是故夫陈者,三教之末。君必不已,则繇其本乎?”庄公曰:“为和于邦如之何?”曹沫答曰:“毋获民时,毋夺民利。陈功而食,刑罚有罪而赏爵有德。凡畜群臣,贵贱同等,禄毋倍。《诗》于有之,曰:‘岂弟君子,民之父母。’此所以为和于邦。”庄公曰:“为和于舍如何?”曹沫曰:“三军出,君自率,必聚群有司而告之:‘二三子勉之,过不在子在□。’期会之不难,所以为和于舍。”庄公又问:“为和于陈如何?”答曰:“车间容伍,伍间容兵,贵有常。凡贵人使处前位一行,后则见亡。进必有二将军,毋将军必有数嬖大夫,毋嬖大夫必有数大官之师、公孙公子、凡有司率长。伍之间必有公孙公子,是谓军纪。五人以伍,一人有多,四人皆赏,所以为断。毋尚获而尚闻命,所以为毋退。率车以车,率徒以徒,所以同死。又戒言曰:牪,尔正;不牪,而或兴或康以会。故帅不可使牪,牪则不行。战有显道,勿兵以克。”庄公曰:“勿兵以克奚如?”答曰:“人之兵不砥砺,我兵必砥砺。人之甲不坚,我甲必坚。人使士,我使大夫。人使大夫,我使将军。人使将军,我君身进。此战之显道。”庄公曰:“既承教矣,出师有机乎?”答曰:“有。臣闻之:三军出,其将卑,父兄不存,由邦御之,此出师之机。”庄公又问曰:“三军散果有机乎?”答曰:“有。臣闻之:三军未成陈,未舍,行阪济障,此散果之机。”庄公又问曰:“战有机乎?”答曰:“有。其去之不速,其就之不傅,其启节不疾,此战之机。是故疑陈败,疑战死。”庄公又问曰:“既战有机乎?”答曰:“有。其赏浅且不中,其诛重且不察,死者弗收,伤者弗问,既战而有怠心,此既战之机。”庄公又问曰:“复败战有道乎?”答曰:“有。三军大败,死者收之,伤者问之,善于死者为生者。君乃自过以悦于万民,弗危地,毋火食。毋诛而赏,毋辠百姓,而改其将。君如亲率,必约邦之贵人及邦之奇士御卒,使兵毋复。前失车甲,命之毋行。明日将战,使为前行。谍人来告曰:‘其将帅尽伤,车辇皆载,曰将早行。’乃□乎人:‘吾战敌不顺于天命,反师将复。战则禄爵有常。’几莫之当。”庄公又问曰:“复盘战有道乎?”答曰:“有。既战复舍,号令于军中,曰:‘缮甲利兵,明日将战。’则 厮徒伤亡,盘就行位厚食,使为前行。‘三行之后,苟见短兵,审毋怠,毋使民疑。及尔龟策,皆曰胜之。改作尔鼓,乃失其服,明日复陈,必过其所。’此复盘战之道。”庄公又问曰:“复甘战有道乎?”答曰:“有。必□白徒:‘早食輂兵,各载尔藏,既战将量。’为之赏获□葸,以劝其志。勇者喜之,巟者诲之,万民黔首皆欲或之。此复甘战之道。”庄公又问曰:“复战有道乎?”答曰:“有。收而聚之,束而厚之。重赏薄刑,使忘其死而见其生,使良车良士往取之饵,使其志起。勇者使喜,葸者使悔,然后改始。此复战之道。”庄公又问曰:“善攻者奚如?”答曰:“民有保,曰城,曰固,曰阻。三者尽用不弃,邦家以宏。善攻者必以其所有,以攻人之所亡有。”庄公曰:“善守者奚如?”答曰:“其食足以食之,其兵足以利之,其城固足以捍之。上下和且辑,因纪于大国,大国亲之,天下不胜。卒欲少以多。少则易□,垒成则易治,果胜矣。亲率胜。使人不亲则不敦,不和则不辑,不义则不服。”庄公曰:“为亲如何?”答曰:“君毋惮自劳,以观上下之情伪;匹夫寡妇之狱讼,君必身听之。又知不足,亡所不中。则民亲之。”庄公又问:“为和如何?”答曰:“毋嬖于便嬖,毋长于父兄,赏均听中,则民和之。”庄公又问:“为义如何?”答曰:“陈功尚贤。能治百人,使长百人;能治三军,使帅。授有智,舍有能,则民义之。且臣闻之:卒有长,三军有帅,邦有君,此三者所以战。是故长不可不慎。不依则不恒,不和则不辑不兼畏于民。”庄公曰:“此三者足以战乎?”答曰:“戒。胜民者毋摄爵,毋御军,毋辟罪。用都教于邦,其志者寡矣。”庄公又问曰:“吾有所闻之:一出言三军皆劝,一出言三军皆往,有之乎?”答曰:“有。明慎以戒,如将弗克。毋冒以陷,必过前攻。鬼神武,非所以教民,唯君其知之。此先王之至道。”庄公曰:“沫,吾言寔不,而毋惑诸小道欤?吾一欲闻三代之所。”曹沫答曰:“臣闻之:昔之明王之起于天下者,各以其世,以及其身。今与古亦□,亦唯闻夫禹、汤、桀、纣矣。
汇校
“欱於土形”之“欱”:李零作“歠”,陈剑作“啜”;
“上下和且辑”之“辑”,陈斯鹏作“恭”;
“匹夫寡妇之狱讼”之“讼”,季旭昇作“恫”;
“勿兵以克”之“勿”,陈斯鹏作“刀”;
“既承教矣”之“承”,李零作“成”;
“其诛重且不察”之“重”,李零作“厚”;
集注
匹夫寡妇之狱讼(恫)
季旭昇:恫,意为“痛”。
民有保
李零:保,意为“守”,防御设施。
集释
不可以先作怨
高佑仁:不做出使他邦怨恨吾国之事。小邦在大邦与大邦之间,举措应当保持圆融,不得罪何任何一方,而两面讨好,左右逢源,不作出使任何一邦怨恨之事,而让我邦遭受战争的危难。
李零:不应先动手发难。
匹夫寡妇之狱讼
季旭昇将“讼”作“詷(恫)”,释文为:匹夫寡妇的狱讼、哀痛,国君一定要亲自听闻。
胜民者毋摄爵
李零:为君者不可惜爵而不授。
勿兵以克
高佑仁:莫以士兵克敌。士兵皆血肉之躯,因此曹沫以为勿以士兵来克敌致胜,而从两个面向来取胜,一是从兵器之砥砺与胄甲之坚来胜敌,二是而以“势”来压过敌军,因此才说“人使士,我使大夫。人使大夫,我使将军。人使将军,我君身进。”两方对决时,我方的出战者永远比对方头衔高一节,让敌方未战而气势已销,则我军以此二事致胜,莫以兵胜敌,故云:“勿兵以克”。
李零:不战而屈人之兵。
既承教矣
高佑仁:庄公对曹沫有关「战之显道」的教诲,已经瞭解与接受(而欲询问下一个问题)。
参考资料
高佑仁:《曹沫之陣》校讀九則(連載一).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2005-11-14
高佑仁:《曹沫之阵》校读九则(连载二).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2005-11-14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1:45
目录
概述
原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