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廷华
西南大学教授、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理事
曹廷华,男, 汉族,1939 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四川省天全县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理事、重庆市电视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重庆市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重庆市群众文化学会理事、重庆市高校图书情报研究会会长。
详细资料
个人概况
西南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中文系主任、图书馆馆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全国高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理事,重庆市图书馆学会理事长、重庆文学会副会长等。主编有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文学概论》、《美学与美育》等全国通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专著《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和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的个人专著《文艺美学》等。多篇论文在《文艺研究》、《新华文摘》、《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等发表,著作和教材获得过全国优秀教材奖、四川省和重庆市优秀社会科学成果
主要经历
1989年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获曾宪梓教师奖。
(1939年3月~)四川省天全县人。1961年秋考入西南师院中文系,1965年毕业并留校从事文艺学的教学与科研至今。1979年评为讲师,1987年破格评为教授。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1987年任西南师大中文系副系主任,1988—1997年8月任系主任,1997年9月至2001年3月任西南师大图书馆馆长。1989年起任影视文学及文艺思潮与批评理论研两个方向的研究生导师。1997年至2001年受聘担任国家教育部全国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
长期从事文艺学、美学、影视艺术学的教学与研究,先后分别为本科和研究生开设过文学理论、马恩文论、文艺美学、美学概论、电影美学、电影叙事学、影视批评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及批评理论、演讲学等必修课、学位课、选修课多门,本科上课二十余年,研究生上课十余年,作为导师培养研究生26名,访问学者5名。
主要著作
著有或主编:《文学概论》、《文艺美学》、《美学与美育》、《中华当代文学新编》、《美育心理学》、《文学理论教程》、《张问陶诗选注》、《书海问津》、《重庆与中国抗战电影学术论文集》等,分别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重庆出版社西南师大出版社北京师大出版社等出版;先后在《文艺研究》、《新华文摘》《社会科学战线》、《社会科学研究》、《西南师大学报》、《探索》、《上海文学》、《四川文学》、《红岩》、《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四川日报》、《重庆日报》等报刊发表《论细节描写》、《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提高”观》、《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审美观》、《论文学的素朴美》、《给文学以美的“曝光镜”》、《文艺从属于政治是不科学的口号》、《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实践观点和历史观点》、《论变革时期文学的历史要求和美学特点》、《论雅文化的俗化与俗文化的雅化》、《论群众文化与城市形象》、《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美学》、《论电视节目制作的技术把握与艺术把握》等论文百余篇。
主要著述详细信息:《文学概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初版,1992年再版。《文学概论自学指导》(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出版。《美学与美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文学理论教程》(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初版,1996年二版。《文艺美学》(专著)西南师大出版社1990年出版。《中华当代文学新编》(主编)西南师大出版社1992年出版。《美育心理学》(主撰)西南师大出版社1989年出版。《张问陶诗选注》(主撰)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出版。《书海问津》(主编)西南师大出版社1998年出版。《重庆与中国抗战电影学术论文集》(主编)重庆出版社1998年出版。《心理学大词典》(参编)朱智贤主编,北京师大出版社1991年出版。《心理咨询百科词典》(参编)长春出版社1992年出版。
作品选集
西南大学赋
作者:曹延华
正文
缙云之麓,嘉陵之畔,山长水阔,大气自然。西南大学,于斯拔地而立;人才摇篮,而今更成大观。特色仍在,优势凸显,兼容并包,海纳百川。洋洋乎江河行地,灿灿乎日月经天,壮西南地区瑰丽山水,雄重庆一方人文景观。
滔滔嘉陵江,巍巍缙云山,泱泱大学城,其名曰西南。金秋硕果里,风正好扬帆。直行大学道,功德摩云天!
缙云之麓,嘉陵之畔,山长水阔,大气自然。西南大学,于斯拔地而立;人才摇篮,而今更成大观。特色仍在,优势凸显,兼容并包,海纳百川。洋洋乎江河行地,灿灿乎日月经天,壮西南地区瑰丽山水,雄重庆一方人文景观。
西南大学之兴也,社会发展使然,历史发展使然,创新发展使然,应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之趋势,宜人才培养综合素质之完善。西师西农,本为同根同源;分分合合,皆因历史变迁,百年风雨沧桑,半世比邻为伴。自有光荣传承,自领行业风范,自相互助互动,自是血脉相连。人才辈出,名家卓然。吴宓先生学贯中西,乃学界泰斗,杏坛先贤;侯氏光炯精研土壤,是科学巨子,师德典范。两校校友,千千万万,遍布大江南北,扎根五岳三山,业绩卓著,众口称赞。合两校之学人为西南大学奠基,并两校之荣光为西南大学承传,续两校之情谊为西南大学催生,聚两校之精神为西南大学扬帆。西南大学,重塑一代风流,揭开历史新篇,师生鼓舞,员工开颜,沐新风而振奋,肩重任而道远,生气勃勃,彩霞满天。
西南大学,泱泱校园,宏丽庄重,气象万千。错落有致而移步换景,高低起伏而精彩展现。其山也,古木苍苍,其水也,清波微澜,其道路林荫覆盖,其广地芳草绵绵,花开四时,香飘常年,鸟鸣丛中,蝶舞花间,天赐其山水草木,人造其艺术林园。宜教,宜学,宜居,宜安。教学楼掩映一片绿色,生机无限;宿舍楼深藏几多清雅,宁静致远。清风晨露之中,书声琅琅;日落月升之时,歌声婉转。入夜,图书馆大楼灯光灿烂,书山学海里,莘莘学子在与智者对话,在与先贤攀谈,用智慧浇灌心田,用胸怀规划明天。西南大学,翘楚西南,师范农学年年青春,桃李杏梅岁岁香甜,大学之道无尽,永远止于至善。
西南大学创新组建,天时地利人和俱全,乘“ 211 ”之主流航船,通达学科建设之彼岸。优势整合,队伍精干,突出传统特色,全面协调发展。教师教育再上境界,打造基础教育师资队伍之航空母舰;农学研究再开新局,拓展生命科学奥秘世界之一片蓝天。文、理、经、政、农、工、艺、管,各显身手,各有不凡;研究生院,博士后流动站,国家文科、理科研究基地,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新知识,瞄准前沿,孵化成果,为国贡献。西南大学,启航扬帆,站在新的教育高地,谱写新的教育诗篇。
滔滔嘉陵江,巍巍缙云山,泱泱大学城,其名曰西南。金秋硕果里,风正好扬帆。直行大学道,功德摩云天!
所获奖项
有多项研究成果曾先后分别获教育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文化部金奖、四川省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或三等奖、重庆市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等。此外并有诗歌、散文创作,有两篇杂文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杂文卷》。1989年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获曾宪梓教师奖。论文《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提高”观》分别获1984年四川省和重庆市社科优秀成果四等奖。论文《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美学》获1988年四川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美育心理学》(主撰)获1991年重庆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并获1992年四川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系列论文《语文与美学》获1988年重庆市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专著《文艺美学》获1991年重庆市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教材《文学理论教程》(副主编)获1995年国家教委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论文《论雅文化的俗化与俗文化的雅化》获1997年文化部群众文化优秀科研成果金奖。以上皆为政府奖。此外,尚有《美学与美育》获1997年中国高等师范院校美育研究会首届优秀美育学术成果二等奖;论文《论高校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获中国群众文化学会文化部群众文化司1987—1992年全国群众文化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06 08:30
目录
概述
详细资料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