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山宝积寺位于江西省抚州市
宜黄县,始建于公元870年(唐代咸通十一年),由本寂禅师所创,在这里形成中国佛教禅宗五大宗派之一的
曹洞宗,亦是世界曹洞宗的发源地,迄今1200年历史。
曹山宝积寺位于宜黄县城北15公里的曹山景区,曹山,原名荷玉山,四周的山就像一朵朵莲花瓣,曹山寺座落在莲花瓣当中,犹如一颗莲心。据《大藏经》中《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记载,唐咸通年间本寂禅师自
洞山良价禅师得法之后,至宜黄开山,“有信士王若一,舍何王观,请师住持,师更何王,为荷玉,由是法席大兴”,“师志慕六祖,遂名山为曹”是名曹山之缘由。“洞山之宗,至师为盛” 。后世取曹山本寂及其师洞山良价禅师各一字,被称为“曹洞宗”。
自唐宋迄今,曹山宝积寺传播至海外,先后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美国、欧洲落地生根。宋代日本的道元禅师来华求法,在曹洞宗第十三代祖师天童
如净禅师门下得法而归,在日本创建曹洞宗大本山
永平寺,使曹洞禅法在东洋繁衍至今,信徒超过千万,寺庙有15000多座,使曹洞宗禅法融入日本文化精神,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留下痕迹,是两国民间交往和友谊的桥梁。自曹山宝积寺重建中兴以来,在养立法师的推动下再谱新篇。
曹山宝积寺开山以后数兴数废,改革开放以后,国家落实宗教政策,祖庭枯木逢春,再一次迎来中兴。1982 年确定曹山宝积寺遗址地;1983年时任江西省佛教协会会长上一下诚长老修复祖师塔;1985 年被列为江西省第一批风景名胜;1994年8月,县人民政府批准曹山寺对外开放;2013年
养立法师受命于恩师上一下诚长老前往曹山担任住持。经过数年努力,曹山宝积寺已成为建筑宏大、殿阁庄严、住众数百、名震海内外的禅宗祖庭。
2003年10月,宜黄县政府礼请全国佛教协会理事
心亮法师亲任寺院住持。心亮法师引来了香港旭日集团董事长杨钊等一批大德居士结缘曹山寺,他们决定为寺院重建给予财力、物力、人力上的支持,把曹山寺建成以禅学教学为主兼顾观光旅游的佛教道场。由香港旭日集团聘请的山西古建筑保护研究所为曹山寺重建进行勘探、规划和设计工作已全面完成,教学大楼、斋堂建设已完工并交付使用。
祖师
本寂俗姓黄,名元证,福建莆田人,19岁在福建灵山出家,法号本寂,25岁受戒,后到江西宜丰洞山良价禅师处参学受器重,前往曹山创立宝积寺,传法31年,学者云集。唐天复元年(公元901年)于曹山宴坐而化,葬于曹山宝积寺西南侧凤形坑,谥号“元证禅师”。 1743年,清
雍正皇帝加封为“定藏元证禅师”。一千余年来,曹洞法水长流,宇内广布,撑起宗门半壁江山,祖师塔于1983年修复。
曹山宝积寺将传统管理与现代化管理有机结合,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方针,爱国爱教,坚持以戒为师,全寺僧众日常早晚课诵、过堂用斋、禅修打坐依照丛林规矩,坚持半月布萨,做到冬参夏学,树立正见,坚定信仰,接引信众。应用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VR)和AI人工智能弘扬正信的佛法,阐释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办法》,各部门人、财、物的使用申请和审批公开透明可查询,曹山宝积寺的管理跨上一个新台阶。
曹山宝积寺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倡导“文禅并重”的修行理念。基于女众丛林的修学特点,曹山宝积寺将文化艺术与禅宗文化结合,实现“文禅并重”。一方面将教理的学习和实践与禅宗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发扬结合起来,应用时代的技术与理念,设计、打造全方位文化创新产品,将文禅并重落实在实处。另一方面,在曹洞佛学院推动以素养教育为基础,提升综合素质教育,开办佛教艺术、佛教养生专业,培养能够文禅并重、新型、服务社会的宗教人才。
曹山宝积寺致力于研究传播曹洞文化,多年来举办一系列活动,使曹洞禅文化成为中、日、韩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纽带。并于2017年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曹洞宗国际禅学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由江西省宗教文化交流协会、江西省佛教协会主办,来自日本、韩国、斯里兰卡和国内的高僧大德、专家学者近200人参加。
本届研讨会由
江西省宗教文化交流协会、江西省佛教协会主办,以“全球格局中的曹洞禅法:历史、现实与未来”为主题,主要研讨内容有禅学思想研究,曹洞禅法在中日间的传播、交流与发展,曹洞宗人才培养与国际推广研究等。
曹山宝积寺在继承佛教慈悲济世传统的基础上,顺应社会发展需要,利用江西曹洞慈善基金会,服务社会、人群。开展赈灾救急、扶贫济困、捐资助学、安老慰孤、资病助残等活动。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曹山宝积寺响应党和政府号召,组建曹山中医志愿团队,联合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雷鸣教授,提供曹山中医防疫方案,捐助防疫物资,发放中药材,在防疫抗疫中获得省市两级领导嘉奖。在江西省有关部门支持下,入选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研究专项项目,曹山中药防疫组方案获得省药监局批复,推动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成果转化,实现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