苣荬菜
菊科苦苣菜属植物
苣荬菜(Sonchus wightianus DC.),为菊科苣荬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南苦苣菜、野苦荬。根垂直直伸,多少有根状茎;茎直立,有细条纹,上部或顶部有伞房状花序分枝;基生叶多数,与中下部茎叶全形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两面光滑无毛;头状花序,总苞钟状,黄色;瘦果稍压扁,长椭圆形,基部连合成环;种子较小,成熟的种子具伞状白色冠毛。花果期1-9月。
形态特征
苣荬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有乳汁,高约0.6-1.2米。
根垂直直伸,多少有根状茎,须根多数。
茎直立,高30-150厘米,有细条纹,上部或顶部有伞房状花序分枝,花序分枝与花序梗被稠密的头状具柄的腺毛。
基生叶多数,与中下部茎叶全形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羽状或倒向羽状深裂、半裂或浅裂,全长6-24厘米,宽1.5-6厘米,侧裂片2-5对,偏斜半椭圆形、椭圆形、卵形、偏斜卵形、偏斜三角形、半圆形或耳状,顶裂片稍大,长卵形、椭圆形或长卵状椭圆形;全部叶裂片边缘有小锯齿或无锯齿而有小尖头;上部茎叶及接花序分枝下部的叶披针形或线钻形,小或极小;全部叶基部渐窄成长或短翼柄,但中部以上茎叶无柄,基部圆耳状扩大半抱茎,顶端急尖、短渐尖或钝,两面光滑无毛。
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状花序。总苞钟状,长1-1.5厘米,宽0.8-1厘米,基部有稀疏或稍稠密的长或短绒毛。总苞片3层,外层披针形,长4-6毫米,宽1-1.5毫米,中内层披针形,长达1.5厘米,宽3毫米;全部总苞片顶端长渐尖,外面沿中脉有1行头状具柄的腺毛。舌状小花多数,黄色。
瘦果稍压扁,长椭圆形,长3.7-4毫米,宽0.8-1毫米,每面有5条细肋,肋间有横皱纹。冠毛、白色,长1.5厘米,柔软,彼此纠缠,基部连合成环。
种子
种子较小,呈白色或黄褐色,成熟的种子具伞状白色冠毛。
分布范围
苣荬菜分布范围广,几乎分布世界各地;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如宁夏、新疆、湖北、云南、贵州等省份。
生长环境
苣荬菜生长在海拔300-2300米的山坡草地、林间草地、潮湿地或近水旁、村边或河边砾石滩。
生长习性
苣荬菜属喜光植物,光照充足时叶片肥厚,光照不足时叶片黄化,易抽生嫩茎,发生倒伏。花果期1-9月。
苣荬菜喜潮湿,能耐旱,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0%-60%时,生长良好,积水时,其根系易腐烂死亡,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耐盐碱,适应性强。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根繁殖
苣荬菜水平根可分生出新植株,具有较强的扩展能力,在1个生长期内,能够从几株扩展成1个单纯的苣荬菜群落;耕翻耙地时,苣荬菜的水平根极易被耙断,当其水平根与母株分离后,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便能形成新的植株。
果实繁殖
苣荬菜秋季开花后,其果实可借助白色冠毛随风传播。
人工繁殖
4月初苣荬菜嫩芽出土时,刨取其地下根茎,洗去泥土,按照匍匐茎上节间的长度截成5-10cm的短节,随后放入种植沟内即可,回填土壤,浇足定根水,5天后,当地表的土壤粘鞋时,覆盖一层麦草,当有60%幼苗破土时,及时揭取麦草。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苣荬菜栽培地应具有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等优点,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有利于其地下匍匐茎的生长,提高品质和产量;而对于质地黏重的土壤需进行改良工作,将腐熟的有机肥和细河沙按一定比例混合,混匀洒在地表并深翻土地,耙细、粑平即可;做畦,将地块沿着南北方向分割成宽1.2米的条状地块,每个地块起垄,高20厘米、宽30厘米,有利于进行田间操作。
田间管理
除草
苣荬菜生长到15cm左右时,在其每个生长周期进行3-4次的人工除草,宜在灌溉后6-8天进行,此时土壤较湿润,土质疏松,易拔出杂草,而且在除草时适当断根不会造成苣荬菜失水萎蔫。
肥水管理
栽植前施足基肥,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为主;苣荬菜喜氮,氮肥充足时,能够延长生殖生长期,叶片肥厚而口感好等,每次采收苣荬菜之后,追施尿素;施肥后,结合小水漫灌,可发挥肥效并保持一定的土壤湿度,但不可产生积水,避免其烂根,流失肥料。
病虫防治
苣荬菜发生白粉病时,可用一定浓度的杜邦福星乳油进行叶面喷施防治;发生白粉虱、蚜虫和红蜘蛛等虫害时,可用一定浓度的敌敌畏乳油与锯末拌匀制成烟雾剂后,点燃熏蒸或悬挂黄板诱捕进行防治。
采收
苣荬菜的嫩叶为主要的食用部位,当其嫩苗长到15cm左右时即可采收,用锋利的小刀沿着地表割取,割取时,基部伤口处可略带些泥土,可封堵住伤口流出的乳白色汁液,再去除杂物,每0.5-1kg捆成1把;采收后用塑料薄膜包裹,可防止叶片失水萎蔫,长时间贮运时,应置于在温度4℃、湿度80%的冷藏环境下存放。
近种区别
苣荬菜与长裂苦苣菜极其相似,研究者常将二者相混淆,二者形态特征主要区别如下表:
主要价值
营养价值
中国民间食用苣荬菜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洗净后常蘸酱生吃或凉拌,也可炒食,在饥荒年代,苣荬菜是可食用的野菜之一,在简单发酵后可制成酸菜、烘干后可制成苦菜茶、蔬菜干,亦可制作成蔬菜罐头、蔬菜汁和果蔬汁。
饲用价值
苣荬菜再生性强、生物量大,1年可收获2-3茬,其叶片脆嫩可口,粗蛋白、粗脂肪含量较高,可作为青饲料饲喂鸡、猪、鸭、鹅等畜禽,降低饲料成本,具有刺激畜禽食欲,有助于消化的效果;苣荬菜及其复合提取物还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提升饲料的转化率,提高肉仔鸡的成活率。
经济价值
苣荬菜花期长,蜜源丰富,蜜蜂爱采,其在中国北方开花植物稀少的秋季,可帮助蜂群秋季繁殖;种植在作物周边,可为捕食性、寄生性天敌长期提供营养补充,增强天敌对害虫的控制能力。
生态价值
苣荬菜对汞元素具有较强的富集作用,对镉元素的耐受性高,可作为治理矿区土壤污染、恢复生态环境的富集植物;其根系发达,枝叶繁茂,固土能力强,大面积种植可覆盖地表,治理水土流失。
物种危害
危害等级
苣荬菜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录》4级,为一般入侵。
危害特性
苣荬菜繁殖能力强,常常能形成单一群落,特别是在农田中,苣荬菜表现出较强的侵占性,造成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大豆(Glycine max (L.) Merr.)等农作物的严重减产,被视为田间杂草。
防治措施
在实际生产中,难以实现人工防除苣荬菜,然而长期大量使用单一除草剂,会促使其产生抗性,甚至加强抗性,这就要求应科学换用和轮用除草剂,并适当进行除草剂的合理混配,以延长除草剂的使用寿命。研究表明,二氯吡啶酸SG+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EC混配对苣荬菜的综合防效表现优异。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31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