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暨南大学下设二级学院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可追溯到1928年在上海成立的暨南大学新闻类课程,1946年在上海正式创立新闻学系;2001年,暨南大学新闻学系扩建为新闻与传播学院。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有华语媒体“黄埔军校”美誉。
办学历史
1928年,暨南大学在上海开设了新闻类课程。
1946年,暨南大学新闻学系在上海创立。
1949年,暨大新闻系并入复旦大学新闻学系。
1958年,国家在广州重建了暨南大学,中文系于1960年复办新闻学专业。
1970年,新闻学专业随中文系一道并入华南师范大学
1978年,复校后的暨南大学再次成立了新闻学系。
1986年,开始招收硕士生。
2001年,新闻学系扩建为新闻与传播学院,获准建立传播学硕士学位授予点。
2003年,暨南大学新闻学同时成为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与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重点学科。
2005年,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功申报新闻学博士点,同年,“新闻事业经营管理”课程被批准为广东省精品课程。
2006年,新闻学被确定为广东省重点学科
2021年4月,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入选2021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评选对象。
学术研究
建设成果
“十二五”期间,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等各类课题80多项,出版专著、教材50部,发表中文学术论文近600篇、SSCI论文8篇,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二、三等奖及广东省哲学社科成果奖8项、吴玉章奖1项。
新编中外广告通史》、《广播电视学概论》、《媒介管理》、《新闻事业经营管理》入选“十一五”或“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闻事业经营管理》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微博:微写与博识》入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学院获第五、第六、第七届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二三等奖、上海世博会志愿者主口号入选奖、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金奖、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全国“夏青杯”朗诵大赛一等奖、珠江小姐总决赛冠军等各类荣誉。
学院是全国首批“部校共建”单位,在延安、井冈山设立了2个马克思主义新闻人才培训基地。学院是中国新闻奖报送单位,推选的作品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一二三等奖。学院是中宣部舆情信息直报点,系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研究委员会会长、广东省新闻传播学类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所在单位。
学术交流
学院与美国、英国、瑞典、中国香港地区、中国澳门地区、中国台湾地区等地多所高校有着良好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合作关系。
1946年以来,暨南大学新闻传播教育贯彻面向港澳台、面向海外的办学方针,为海内外培养了6000多名优秀毕业生,不少毕业生已成为各级党政部门重要负责人、新闻媒体负责人、著名企业家,以及中国新闻奖、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戛纳广告节金奖获得者。
教育平台
学院建有暨南大学-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暨南大学-广东省广告股份有限公司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暨南大学-广东广播电视台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媒体实验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9年12月,学院下设新闻学系、广告学系、广播电视学系、网络与新媒体系、口语传播系和计算新闻传播研究中心。设有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市舆情大数据研究中心。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院和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挂靠新闻与传播学院。
设有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国际新闻(全英)、网络与新媒体6个专业。其中,新闻学专业为广东省名牌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广告学专业为广东省特色专业。新闻学、广告学专业2017年12月接受了教育部评估中心和俄罗斯公共认证中心组织的中俄联合国际认证。本科教育以国家级教材和课程建设、各类专业训练营、大型暑期社会实践为特色。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等四个二级学科,招收博士和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设有新闻与传播、艺术(广播电视)两个硕士专业学位点,学院每年内招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约260人。建有华南新闻传媒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华南新闻传媒协同育人中心和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验基地。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0多人,其中包括全国模范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2人,教育部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国家青年拔尖人才2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学院“融合新闻”教学团队获评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此外,学院教师还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广东省新闻教育终身成就奖、“广东特支计划”人才、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
学科建设
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建有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新闻学,2003)、广东省重点学科(新闻学,2006)、广东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新闻传播学,2013)。优势学科方向为: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史、新闻传播实务、传媒经营管理、数字营销传播、海外华文媒体等。
广州市舆情与社会管理研究基地多次入选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学院成就
华南第一
作为我国新闻院系中开办最早的系科之一,暨大新闻系较早时期就开始了研究生教育,对海外传媒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在中国传媒教育史上也是开风气之先的。
学院已形成了本、硕、博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暨大新闻已成为一个品牌,这不仅是广东省的第一,而且是整个华南地区的第一。
“自第一任系主任冯烈山以来的十位暨南新闻掌舵人呕心沥血,使暨大新闻成为南中国一个响亮的传媒教育品牌。”一位传媒教育史专家细说起暨大传媒教育品牌的艰难累积。
人才培养
60多年来,学院贯彻面向港澳台、面向海外的办学方针,为国家以及海外华人华侨地区培养了5000多名毕业生,不少毕业生已成为各级党政部门重要负责人、新闻媒体负责人、著名企业家。学院设有1个博士点、两个硕士点和4个本科专业,学院共有全日制研究生155人,本科生1100多人。本科生中海外生占在读学生75%。学院与马来西亚、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有关高校院系有着良好的合作办学关系。
广州记者多出自暨南
现供职于《羊城晚报》的康记者聊起了这样的片段:
“正式当记者的头天采访,我就幸运地碰到一次重大事件的采写,由于新接线,自然比较紧张,做了好多准备工作。但当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到达现场的时候,交谈中竟发现,采写本次事件的多位大报记者都是咱们暨大校友!”
在暨大新闻人较为集中的广州,往往一个新闻发布会,数十位到场记者中,“打照面多是暨南人”的有趣现象常常发生。
香港《大公报》驻广州记者小黎也亲历过暨南传媒人在一个场合会面的热闹场景。这位在香港有多年媒体从业经验的记者说,在中国香港地区、中国澳门地区等地,暨大新闻人也较为活跃,这些地区的“暨大传媒同学会”,更是使得暨南新闻人的业务技能和新闻理想相互影响,传承不息。
人才培养
目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已建成本-硕-博-博士后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新闻传播史论、媒介批评、新闻传播业务、传媒经营管理、海外华文传媒、文化产业、广告公关与品牌传播、舆情研究与社会调查等几个主要研究方向。“十一五”期间,学院教师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0多项,出版专著、教材40部,发表学术论文近600篇,获教育部及广东省人文社科成果奖6项,在华南地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自2008年起,暨南大学于每年7月举办一期“传媒领袖讲习班”,面向全国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学员,在海内外引起了热烈反响。
合作办学
60多年来,暨南大学新闻传播教育贯彻面向港澳台、面向海外的办学方针,为国家以及海外华人华侨地区培养了5000多名优秀毕业生,不少毕业生已成为各级党政部门重要负责人、新闻媒体负责人、著名企业家。截止2012年6月,学院共有在读研究生570人,在读全日制本科生1079人。本科生中华侨、港澳台学生520人,外国留学生11人。学院与马来西亚、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有关高校院系有着良好的合作办学关系。
学院领导
名誉院长:范以锦
院长:支庭荣
书记:刘涛
副院长:刘涛(兼)、张晋升
副书记:姚淑兰
院长助理: 汤景泰、谷虹
教学科研办公室主任:许秀娟
研究生管理办公室主任:林少娴
所获荣誉
2022年4月,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级新闻学专业内招⒉班团支部被授予2021—2022年度“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2023年5月,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入围第二十五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名单。
2024年3月,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系教工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公示名单。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本科教育.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18 21:31
目录
概述
办学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