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径村是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海山街道梧桐社区下辖村,位于海山街道东北部,距街道办事处约4千米。相邻自然村有沙井头村。东接盐田港,西临正坑水库,北靠风景优美的梧桐山。村落形成于明末,客家人聚居此地,世代繁衍而形成村落。该村到盐田东面只有一条蜿蜒小径相通,且被茂密的树一林遮掩,先人有“石映梧桐遮暗径”的词句,暗径村因此得名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原地重建楼房。
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属新安县。1914年,属宝安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属宝安县东和乡;1958年,属南天门公社沙头角大队;1979年,属深圳市罗湖区沙头角镇;1983年,属沙头角管理区沙头角镇;1990年,属罗湖区沙头角镇;1998年,属盐田区沙头角镇;2002年,属盐田区海山街道梧桐社区。
人口民族
李姓是该村第一大姓,另有张、王、何、曾、钟、陈等姓。 2015年末,户籍人口259人,其中男性150人,女性109人;80岁以上6人,最年长者92岁(1男1女);实际在村人口203人。非户籍外来人口2100人。祖籍该村的香港同胞约280人。祖籍该村的华人华侨150人,主要分布在美国、英国、马来西亚等国。世居村民为汉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经济社会
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番薯、玉米等,兼种花生、菠萝等。2005年8月,村民集资成立了深圳市暗径股份合作公司,经营物业出租和管理,2015年营业收入达到700万元,村民参与公司分红。目前村民有的经商,有的外出打工,有的靠出租物业作为主要收入来源。村中有3棵古樟树、5棵古榕树,均为国家二级古树。特色传统节庆食品有客家茶果,客家茶果分三种,用粘米粉加豆沙制作白团;用糯米粉加萝卜和肉粒制作萝卜糕;用淀粉加猪肉、荸荠或萝卜丝制成饺子,分甜、咸两种口味。
深盐路、海山路、梧桐路经过该村。1967年通电,1968年通自来水,1970年实现村道水泥硬底化,1984年通电话,20世纪90年代通互联网。有田东小学,2015年在校学生1140人,教职工57人;田东幼儿园,在园幼儿306人,教职工39人。还有健身路径、海山公园、村民活动中心、梧桐社区图书室等。
历史文化
每到节庆日,村民会聘请制做麒麟的师傅赶制精美麒麟道具,模仿麒麟的形状和神态舞麒麟。每年的中秋节或重阳节,村民要拜山祭祖
据村中老者讲述,1941年,暗径村一带发生霍乱瘟疫,村民数十人染病身亡。
从1951年深港封锁边境开始,1957年、1962年、1978年、1979年,广东地区相继发生过四次大规模的出走事件。沙头角出走乡民一部分滞留香港,一部分被遣送回乡。
1962年9月1日,盐田区域内遭受12级强台风袭击,许多树一木被刮断甚至连根拔起,6座木桥被山洪冲垮。海潮涌上沙头角镇,中英街水深及腰。军民全力抗灾,部队战士用自己睡觉的床板作舢板救援老人、小孩和抢救财物。叶屋、暗径、沙井头三个村落受灾严重。
主要人物
该村主要人物:张天生(1926-1967),中共党员,曾任沙头角公社民兵。1967年7月8日,沙头角镇(华界)举行群众集会,声援香港工人罢工行动,英界许多居民闻讯赶来参加。集会结束,英界居民返回英界,遭到港英警察阻拦,发生冲突,张天生在此次“沙头角事件”(史称“反英抗暴”)中牺牲。李志华(1988-),2012年获全国贻拳道锦标赛58公斤级冠军及第21届世界军人贻拳道锦标赛冠军。
地方规划
2005年,该村已被列入城市更新规划,实施旧村改造2万余平方米,主要建设居民住宅、商业设施等。至2015年底旧改尚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