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冕鹪莺(学名:Prinia rufescens):体长10-12厘米,是一种体型略小的红褐色
鹪莺。尾不甚长,眼先及眉纹近白。繁殖期上体红褐而头近灰,下体白,腹部、两胁及尾下覆羽沾皮黄。与
褐头鹪莺的区别在尾较短,上体多偏红色。与非繁殖期的
灰胸鹪莺的区别在眉纹显著且延至眼后,嘴褐色较重,上体多偏红色。虹膜褐色;嘴角质褐色;脚偏粉色。
暗冕鹪莺雌雄羽色相似。
夏羽、额、头顶、枕和头侧石板灰色或灰褐色,头侧稍淡,眼生和一短的眉纹白色。背、肩、腰和尾羽红褐色或棕褐色,尤以腰和尾较红棕色,两翅暗褐色,羽缘棕色。尾呈凸状,从中央向两侧尾羽逐渐缩短,尾羽暗棕色,除中央尾羽仅具白色端斑外,所有尾羽均具黑色亚端斑、淡灰色或灰白色端斑。下体白色,两胁和尾下
覆羽茶黄色。
冬羽尾较长,上体烟棕色或棕褐色,头及上背较暗,腰和尾上覆羽较淡呈棕色,眼先暗灰色,眉纹较短、白色或灰白色,头侧灰褐色,两翅暗褐色,
外翈羽缘棕色。尾淡褐色具灰黑色亚端斑和白色端斑。下体灰白色,颊、颏、喉近白色,两胁和肛周沾棕,腿覆羽淡棕色。
大小量度:体重♂6克,♀6克;体长♂111毫米,♀109毫米;嘴峰♂11毫米,♀10毫米;翅♂41.5-毫米,♀30-47毫米;尾♂48-67-毫米,♀30-47毫米;
跗蹠♂18毫米,♀18.3-20毫米。(注:♂雄性;♀雌性)
留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秋冬季结成小群。隐身于低矮密丛,活跃而好动。多在灌丛和草丛下部或地上活动和觅食,较少飞翔。鸣声为微弱高音seep, seep, seep声;颤鸣及重复的兴奋吱叫。鸣声为重复的一连串尖声chewp, chewp, chewp。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蜘蛛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偶尔也吃植物果实和种子。
繁殖期在印度是1-9月,但在雨季开始时集中在5-6月。营巢主要由雌鸟承担,雄鸟协助。巢和缝叶莺的巢很相似,用一片或数片大的叶子,用蜘蛛网和植物纤维将边缘缝合起来形成一圆锥状,然后再大里面用细草筑一杯状巢。另一种类型的巢是用草纤维编织成一个深袋状,外面再用蜘蛛网将数枚叶片松散的粘合在一起围在巢外面,巢内再垫以植物绒毛。巢距地高多在1米以下,少数距地高1.5米。每窝产卵3-4枚。卵的颜色变化较大,有的为纯白色或蓝色,光滑无斑;有的为粉白色、绿白色、灰绿色,被有淡红褐色斑点。卵的大小平均为14.7毫米×11.7毫米。雌雄鸟轮流孵卵,孵化期10-11天。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