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狭温性
恒温动物的体温偏离正常范围的变化现象
暖狭温性指恒温动物的体温偏离正常范围的变化现象。有时对恒温动物以外的内温性动物也使用此词。另外,动物的体温因身体部位之不同而有差异的现象
恒温动物的体温
每随个体的活动和其他生理状态而在正常范围内进行变化,但小形的鸟类和小形的哺乳类,诸如蜂鸟类、蝙蝠类、鼠类等,在休息状态下有时体温可降低数度(℃)。体温比正常体温降低10℃以上所谓低体温(Hypothermia)时,个体将陷入麻痹状态(torpor),但由于种的不同,而这种状态每有日周期性的出现。对小动物来说,为维持其恒温所付出的力量是很多的,每天须有与体重相等的食物量是不乏其例的。低体温可认为是减少能量消耗的一种适应;季节性的低温麻痹主要见于小形哺乳类的冬眠,它是对寒冷和食物缺乏的一种适应。局部异温性显著地出现于寒冷的环境中,外界温度越低,身体内部与其裸露的末梢部位同的体温温差越大,哺乳类的四肢、尾、耳、眼、鼻,鸟类的足、翼、喙、眼等部位较之被有绒毛或羽毛和皮下脂肪的胸腹部的保温差得多,因而趋向于极度的低温状态。据记载,体温为38-41℃,而足部温度仅为6℃的银鸥,它并不拘泥于这种很大的体温差,而各部位的细胞可分别在不同的体温下进行正常的生活活动。特别是在神经细胞方面,同一轴突,而存在着30-40℃的温差。狐狸和驯鹿,其足部组织中脂肪的融点,末梢部位可比体内低30℃以上。
适应性
长期生活在极端温度环境中的生物,通过气候驯化或进化变异,在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和行为方式等各个方面表现出明显的适应性。动物对极端低温的适应:形态结构方面:内温动物出现贝格曼规律和阿伦规律的变化,增加毛皮厚度和皮下脂肪等隔热性能;生理生化方面:内温动物增加了逆流热交换,生活在温带及寒带地区的小型鸟兽则依靠增加基础代谢和非擅抖性产热,北方小内温动物有局部异温性,允许有机体局部体温降低以减少热散失;行为方式方面:迁徙、冬眠、冬睡、滞育、集群、活动位置的变化。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10 10:53
目录
概述
恒温动物的体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