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暖,现代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暖(nuǎn ),本义指温度不冷也不热。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暖nuǎn
⒈ 温和,不冷:暖和。温暖。暖色。暖洋洋。
⒉ 使温和:暖酒。暖一暖手。
基本词义
◎ 暖nuǎn
〈形〉
(1) (形声。从日,爰( yuán)声。“煗”,从火,耎( ruǎn)声。本义:温度不冷也不热) 同本义 [warm]
煖,温也。——《说文》。字亦作煗、作暖。
海多大风,冬煗。——《国语·鲁语上》
孔席不煗。——《汉书·系传上》
七十非帛不煖。——《礼记·王制
清暖寒热,不得不救。——《韩非子·有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早莺争暖树。——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狐裘不暖。——唐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歌台暖响。——唐· 杜牧阿房宫赋
春江水暖鸭先知。——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 又如:暖谷(冬温的山谷);暖阳阳(形容温暖宜人);暖景(春暖时的景色);暖丝(形容温暖的感觉);暖煦(温暖);暖意(温暖的意味;温暖的情味);暖炉(冬日御寒取暖的火炉);暖霁(雨止天气和暖)
词性变化
◎ 暖 nuǎn
〈动〉
(1) 使温暖 [warm]
到来日牵羊担酒,与叔父暖痛去。——李直夫虎头牌
(2) 又如:暖心话(使人心里感到温暖的话);暖耳(保暖耳朵的器物);暖酒(温酒);把手暖一暖;兄弟情谊暖胸怀
常用词组
暖调、暖房、暖房、暖风、暖阁、暖烘烘、暖壶、暖和、暖流、暖瓶、暖气、暖融融、暖色、暖水瓶、暖袖、暖洋洋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廣韻》同㬉。《禮·月令》行春令則暖風來至。《楚辭·天問》何所冬暖。
又《集韻》許元切,音暄。柔貌。《莊子·徐無鬼》有暖姝者。《音義》吁爰反。柔貌。
又《集韻》火遠切,音咺。義同。
音韵汇集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9 16:51
目录
概述
现代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