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学校
教育形式
暑期学校是大学在暑期组织教学的一种办学形式,起始于1871年美国哈佛大学。此后的130多年中,其理念和形式逐渐被美国其他高校所认识,并在北美和全世界传播。
历史
暑期学校起始于1871年美国哈佛大学,至今有130多年的历史。在这130多年中,暑期学校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越性逐渐被美国其他高校所认识,暑期学校开始变得普遍。例如加州在1959年通过“美国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以立法方式要求州内“各公立高等学校以及力所能及的私立院校在夏季开设折合四分之一年、半个学校或四分之三学期单元值的学术课程”,从而使得加州高校和中学的学生在暑期跨校自由选课学习成为可能;耶鲁大学也于1970年左右开始举办暑期学校。
经过多年的发展,美国大学暑期学校形成的最大特点就是开放性。暑期学校打开围墙既面向本国其他高校和社会开放,也向世界开放,努力吸引全世界优秀学子加入。
“暑校”这一概念真正进入中国为2009年,2010年暑假首次开课,之后,国内也出现了国际暑期学校,如暨南大学暑期学校、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暑期学校、青岛大学国际暑期学校、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国际暑期学校、上海大学国际暑期学校、台北科技大学国际暑期学校、桥水州立大学国际暑期学校、塞米诺尔州立学院暑期学校。2010-2011年是我国暑期学校的爆发期,“国际暑期学校”这种模式进入中国虽然不足10年,但其构建的“一对多转学分”模式和全球化的社交平台却备受广大留学生的肯定。
在中国,一些“211工程”公办院校也开始引入这种教学模式,创立国际暑期学校(如广州暨南大学国际暑期学校),为国内外的学生提供北美本科课程。
比较
从课程来说,国内大学的暑期学校主要以课程和科研训练为主,课程类型主要集中在实习实践类课程和人文素质类课程。从暑期课程的开放度来看,除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面向校内外学生和社会人员开放外,其他暑期学校的受益群体只是该校学生。美国大学的暑期学校都是开放的,开放入学和多样化的学生群体是其暑期课堂的重要特征。
从时间安排来说,国内大学暑期教学一般集中在一段时间,长短不一。美国大学比较多样化,有的集中,有的分成不同的课程系列。不同的课程系列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不同,因而入学申请、课程注册的时间也随之不同。
学分互认方面,哈佛暑期学校的课程被该校内部大部分学院接受,当然也被世界其他大学接受。国内大学在暑期学校开设的课程,一般校内学生选修学分获得承认。当然,也已经有学分互认的尝试,比如,国内有多所高校承认学生在北大暑期学校选修的课程和学分。
(以上资料由北大教务部副部长卢晓东提供)
参考资料
暑校简介.暨南大学国际暑期学校官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5 10:19
目录
概述
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