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武器指的是具有人工智能的武器,通常由
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
知识库系统、辅助决策系统和任务执行系统等组成。能够自行完成侦察、搜索、瞄准、攻击目标和收集、整理、分析、综合情报等军事任务。
智能武器能识别飞机、坦克、火炮、舰船及其他军事设施;能从复杂的信号中筛选出有用的信号;能将搜集到的情报以文字或语言的方式汇报给控制中心;能“有意识”地寻找目标,判断并首先攻击对己方威胁最大的目标;能根据新的指令迅速改变攻击新的目标。
20世纪60年代初,在信息论、
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及通信技术的推动下,出现了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人脑的信息处理系统,推出了体现智能行为的程序,并在美国生产出第一台实用型样机。
1969年,美军在越南战场上利用机器人驾车成功地为运输车队排除险障,显示了人工智能巨大的军事应用潜力。为了争夺军用高技术的优势,从70年代开始,一些国家纷纷进行人工智能的开发。
70年代末,英国率先将研制出的“轮桶”机器人征召“服役”。1988年,美国正式成立自动人工智能中心,专门从事人工智能军事应用方面的研究。未来智能武器将采用第五代、第六代智能计算机进而开发研制第三代智能武器。
①军用机器人。具有一定的思维、感知、识别以及分析和判断能力,能够模仿人从事较复杂的脑力劳动,执行多种军事任务的机器人。主要包括防御反舰导弹机器人、欺骗系统机器人、排雷机器人、
防化机器人、烟幕机器人、侦察机器人、反装甲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图像判读机器人、航天机器人等多种类型。
③智能无人机。不需人驾驶而能自行完成侦察、干扰、反雷达等多种军事任务的无人驾驶飞机。
海湾战争中,美军就使用了智能无人机担负侦察任务,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④智能坦克。由计算机控制中心、信息接收和处理系统、指令执行系统及各种功能组件组成,能自主完成不同军事任务的新型坦克。重量只有普通坦克的1/10。根据使用和执行任务的不同又分为智能作战坦克、智能侦察坦克和智能
扫雷坦克三种。
⑤智能导弹。能自动搜索、识别和攻击目标,具有思维、判断和决策能力的新型导弹。作战中,由飞机远距离成批发射后,它们会自动爬升到上千米的高空,然后自动俯视战场、选择目标,互不干扰。若目标已有导弹跟踪,后到的导弹就会自动寻找其他目标,以获得最大杀伤效果。
⑥智能地雷。能自动识别目标,自动控制装药爆炸,并在最有利时机主动出击毁伤目标的地雷。这种地雷的应用项目已有10余种,其中比较典型的有自动机动地雷、遥感电磁地雷、自寻的地雷、反直升机地雷、光电地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