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勇双全(拼音:zhì yǒng shuāng quá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汉·
司马迁《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成语出处
汉·
司马迁《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三折:“某文通三略,武解六韬,智勇双全,寸铁在手,万夫不当之勇。”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智勇双全”。
成语典故
战国末年,赵国和秦国实力相差悬殊,只能对秦国曲意逢迎,生怕惹怒秦国,引来灭顶之灾。
赵惠文王时,意外获得
和氏璧。
秦昭襄王得知后,派人送信给赵王,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来交换和氏璧。赵王感到为难,于是召集大将军廉颇等大臣商量。众人讨论到,要是将和氏璧给秦国,恐怕秦国不会依照诺言交出城池那样就是上当受骗;要是不交出和氏璧,又担心秦军以此为借口,发兵来攻打。
一番商议之后,众人也拿不定主意,赵国君臣只好决定找一个足智多谋的人去秦国回复这件事。这时,宦官令缪贤向赵王举荐家臣蔺相如,说此人能认清局势,还有勇有谋,是出使秦国的合适人选。
赵王听说后,急忙召见蔺相如,询问是否应该交出和氏璧。蔺相如说:“秦国请求用城池换玉璧,如果赵国不答应,那就是赵国理亏。可如果赵国给了玉璧,而秦国不给城池,就是秦国理亏。两相比较下,还是答应秦国,这样赵国总归是占理的。”接着,蔺相如自告奋勇,请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如果秦国不履行诺言,他承诺会将和氏璧完好地带回赵国。赵王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蔺相如身上,再三嘱托,然后送使团西去。
后来蔺相如出使秦国,凭借自己的机智与才干,保全了和氏璧,回国后被封为上大夫。司马迁对蔺相如非常推崇。他说道:“既知自己将要死去而依然神色从容,必是大勇之人。并不是‘死’本身有多难,真正要死得其所,死得有价值,才是一件难事。当蔺相如捧起和氏璧,斜视着柱子的时候,以及当他斥责秦王的左右侍从的时候,大不了也就是一死而已,然而许多人却由于怯懦而不敢这样去做。蔺相如这样做,正气凛然,威震敌国;而他对廉颇却能忍辱退让。他的英名重于泰山。他在关键时刻的表现,真可以说是大智大勇,智勇双全了!”
成语寓意
勇敢和智慧是两种品格,但他们是极有关系的两种品格。东晋嵇康曾说过:“明以见物,胆以决断。专明无胆,则虽见不断;专胆无明,违理失机。”这段话的意思说,聪明和智慧可以让人们认识事物,发现规律,勇敢和胆量可以使人们做出决断。如果只有聪明而无胆量,那么即使认识了事物的规律也不敢行动;反过来只有胆量而无智慧,则会做一些违背事物规律丧失成功机会的蠢事。因此,智和勇常是缺一不可。
成语运用
“智勇双全”指足智多谋,勇敢善战,智与勇二者兼备。形容人既有智谋,又有勇气。偏正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唐·
李百药《
北齐书·段荣传》:“段孝先忠亮仁厚,智勇兼备。”
元·无名氏《连环计》二折:“怎当他董太师恶狠狠威权独擅,更和那吕温侯气昂昂智勇兼全。”
明·
罗贯中《
三国演义》七四回:“魏王有戒:关公智勇双全。他虽中箭,只恐有诈,故鸣金收军。”
清·
钱彩《
说岳全传》四四回:“我想兀术智勇兼全,今若不能擒获,他日必为后患。”
清·
吴趼人《
痛史》三回:“我爱将军智勇兼备,所以特来相劝,将军切勿执迷不悟。”
刘绍棠《村妇》卷一:“汉根不但武艺高强,而且心计过人,称得起文武兼备,算得上智勇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