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岚强击机
日本帝国海军于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开发之水上攻击机
晴岚为日本帝国海军于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开发之水上攻击机(海军内部分类归类于特殊攻击机),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以潜水艇作为母舰的攻击机。晴岚由爱知飞机制造公司于昭和18年11月(1943年)完成原型机,型号定名为M6A1,此机型衍生之各类机种总计生产26台。
简介
由于晴岚在研发阶段是高度保密的机种,因此在研发时是以“十七试特殊攻击机”的代号进行研发,不明确写出是陆用飞机还是海用飞机的测试计划在当时的日本海军中可说是绝无仅有,代表日本海军对这台机体的高度重视。
昭和18年(1943年)原本十七试攻击机的代号正式加上了海军机这项规格,并命名为“试制南山”;不过因为南山发音接近“难产”因此随后被更名为“试制晴岚”。
晴岚原先设计为可供伊-400型潜舰以及伊13型潜舰搭载,预定使用的作战方式是先让潜艇逼近进行攻击的目标,之后让潜艇浮上组装机体搭载炸弹或鱼雷发动攻击;但是飞机起飞后会抛弃浮筒,攻击结束返回潜艇时直接用机腹降落水面并将驾驶员回收,机体就直接抛弃(由于以当时科技无法在短时间回收飞机并下潜逃离,因此采用这种用过即丢的方式)。
一艘伊400型潜舰可以容纳3台晴岚。为了能让晴岚收纳进伊-400型潜舰的机库内,在设计初期晴岚就可以将主翼、尾翼折叠,水平尾翼也能往下折叠以节省空间,浮筒则是另外找地方收藏。准备出击时,从浮桶取出到飞机整体安装完成并注入各种油料启动晴岚的时间可以在三分钟内完成(伊400内部有装备足够温度随时可以让晴岚使用的油料槽),而伊400完成晴岚的出击手续大约要花20分钟的作业时间。
除了实战用的晴岚以外,另外有设计一款教练机型,差别在于将浮桶修改为普通机轮,这种教练机型被称为“南山”(M6A1-K)。
由于晴岚正式成为足够战力时整体战局对日本十分不利,因此原先对巴拿马运河的攻击的目标没办法实现;而第一次出击也是最后一次的出击是1945年8月对乌尔希环礁的美军舰队进行攻击,原先预定在8月17日发动攻击,但是在航行途中战争结束,因此晴岚并没有参予过任何一场实战,不过搭载晴岚的伊400及伊401在前往夏威夷投降前已将舰上的晴岚给处理掉。
战后,美国要求日本提供其战斗机种交给美方研究,晴岚也在清单之列;日本完成放置在爱知县工厂内的晴岚28号机后移交给美国,美方测试完毕后将晴岚长时间闲置,到1980年代时机况已属半废弃状态,1989年时美国开始将这台晴岚重建,于2000年4月维修完成,目前此台战机安置在美国国家航空宇宙博物馆。 晴岚的原型机、量产机、教练机的产量总共28架。
生产构型
M6A1(原型机):
安装热田30以及热田31型液冷引擎的原型机,生产8架。
M6A1 晴岚:
正式量产型,共生产18架。
M6A1-K 南山 :
晴岚教练机型,将浮桶改装为机轮,因此本机仅能在陆上使用,生产2架。
M6A2 :
将引擎改装为三菱金星62型空冷式引擎(出力1560匹马力),另外安装了三叶金属恒速螺旋桨,生产1架。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12 19:58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