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风阁古建筑群,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剑川县金华镇西门街外,始建于明末清初。
历史沿革
景风阁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末清初。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景风阁始建。
清乾隆九年(1744年),知州张泫把文庙(棂星门、大成殿和启圣祠又统称为文庙)移至今址。乾隆十六年(1751年),文庙、灵宝塔因地震倒塌。乾隆十八年(1753年),张泫主持文庙重修工作。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灵宝塔重建。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知州瑞征重建了大成殿。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知州陈良主持重建了启圣祠。
清光绪二年(1876年),建财神殿,署州龚运光重建了棂星门。
民国元年(1912年),剑川赵藩首倡改魁星阁为景风阁。
20世纪50年代,大成殿内原所供奉的先师、先哲牌拆毁。
1982年,魁星阁重修。
1983年,景风阁落架维修,剑川县政府共拨专款3万元。
1995年,维修财神殿正殿,云南省文化厅文物处拨专款4万元。
1996年,维修财神殿过厅和厢房,云南省文化厅文物处拨专款5万元。
建筑格局
景风阁古建筑群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34平方米。由景风阁、大成殿、启圣宫、关岳庙、棂星门、财神殿、灵宝塔等白族古建筑群组成。
主要建筑
景风阁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年),为八角攒尖顶三重檐楼阁,攒尖顶端置铜顶,主体构架为四大井口柱,以正斜两袱分出八角形,第一层为四周回廊,第二层八柱分八角、八面施斗拱、挑出八个飞角,第三层顶施八个斜袱为顶披,仍八面飞角,屋顶攒尖顶,饰铜宝顶。原为喇嘛寺转经楼,后改为供奉魁星,又称魁星阁。清代光绪年间在白族学者赵藩倡议下,供奉乡贤牌位,称之“景风阁”,寓意景仰先贤之意。
大成殿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琉璃瓦屋面,土筑墙。殿内供奉孔子铜像。新铸造的铜像高3米,其左右两侧各立仿青铜造的四配十二哲儒家先贤塑像,“万世师表”匾额两边悬挂乾隆皇帝书联:“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
启圣宫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琉璃瓦屋面,土筑墙,双层斗拱,飞檐出角。
关岳庙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抬梁和穿斗混合木构架,琉璃瓦屋面,土筑墙。
棂星门是中间高两边低的牌楼式占木坊,面阔三间,穿斗式木构架,殿堂式牌楼,重檐歇山顶,琉璃瓦屋顶。两侧为壁,前后呈开放式。楼面上部用多层雕花斗拱承托,显得富丽堂皇。屋面上部“十面出水六方飞角”,由金黄色琉璃瓦镶嵌、屋脊上用黄瓦装饰着透空花纹,整座门楼气势宏伟。门内大梁、楼面均绘有丹凤朝阳,二龙戏珠及白族风格的花鸟图案,两壁绘有“剑阳八景”。
财神殿为二进院,由门楼、倒厅、大殿构成。
灵宝塔为方形密檐石塔,9级,高15米,基层条石砌筑,三层踏步石,须弥式基座,上下雕莲纹。束腰每面5格,内雕各种动物纹饰。塔身级间出檐,7层叠涩结构,中心一层宽出、四飞角。塔身二至九级逐步收分,每级四面佛龛,内作高浮雕佛像,第一层龛内雕四大天王,第二层龛内雕四大金刚,三至六层龛内雕十六应真,七至八层龛内雕天龙八部。塔顶成攒尖顶、置铜葫芦宝顶。
文物价值
景风阁古建筑群集文庙、武庙、财神殿,佛塔为一体,构成了多种文化和谐共存的环境,创造了多元文化融合的实例,是研究白族建筑艺术、宗教信仰、民族民俗等多门学科的实物资料。建筑群的斗拱及木雕装饰图案,内容丰富,古朴大方,线条流畅,层次分明,是“木雕之乡”剑川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有重要艺术价值的木雕构件,是白族木雕技艺的见证和云南木雕工艺发展演变的重要实物资料。
保护措施
1986年5月20日,景风阁古建筑群被剑川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12月21日,景风阁古建筑群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景风阁古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景风阁古建筑群,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剑川县金华镇西门街外。
乘坐剑川县内公共交通剑川1路至西门老协站下车,步行510米后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