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迈又称
八百大甸宣慰司,土司名。明
洪武二十四年(1391)改八百等处宣慰使司为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辖境同元八百宣慰司。嘉靖间地入
缅甸。为古代从
交趾布政使司经景迈入底兀剌宣慰司再通往缅甸各司的交通线所经。
治景迈(今泰国北部
清迈),其境“其地东至车里,南至波勒,西至大古喇,与缅邻,北至孟艮”。①波勒即今泰国彭世洛,可知其南界已达
泰国北部诸地。①
弘治二年(1489),刀揽那的孙子刀整赖向朝廷贡献土产,请求朝廷允许他承袭祖父的职务。兵部上奏说“:八百远离云南,是瘴气弥漫之地,对刀整赖可免于审核,直接承袭职务。”皇帝同意,给刀整赖颁发了冠带。嘉靖年间,八百被缅甸兼并,其酋长避居到景线,名叫小八百。从此以后就没来京城朝贡了。缅甸酋长莽应里派他的弟弟莽应龙居住在景迈城,将其倚为左膀右臂。万历十五年(1587),八百大甸上书给朝廷,请求恢复朝贡,而官府没有将此上报皇帝。
雍正六年(1728 年) ,云南官府于边境思茅、橄榄坝设官戍兵以扼通缅门户, “老挝、景迈二国皆来贡象,缅甸震焉” ;九年, “景迈使至普洱求贡,乞视南掌、暹罗,云贵总督鄂尔泰疑而却之” 。一带土司主动归附。乾隆三十一年(1766 年) ,清朝于孟艮地设孟艮土指挥使(今缅甸景栋) ,八百地设整卖(即景迈,今清迈)宣抚司、景线(今清盛)宣抚司、六本(今南奔)土守备、景海(今清莱)土守备四个土司。
根据景迈村糯干村民波岩虎的两本
傣文资料记载并经考证,据说,在很久以前,在勐卯豪法一带居住着一支庞大的
傣族部落,那时的部落非常落后,人们以游猎和采摘野果野菜为生。随着部落的人越来越多,食物渐渐缺乏,这时部落王子召糯腊(傣名),带着一部分人去重新寻找新的家园,佛历四三九年(
公元前106年)召糥腊开始南下迁徙,他们沿着澜沧江顺流而下,一路跋山涉水,越过高山来到了临沧,当时这里还没有人居住,看到
澜沧江流域美丽的自然风光,有一部分人便在这里定居了下来,而召糥腊带着大部分人继续沿着澜沧江南下,不久便来到澜沧江以西,便是
澜沧县境内,他带着大家建村立寨,在这里安顿了下来了,当时澜沧江还没有名字,召糥腊看到这里野象成群,便给澜沧江取了名字“郎章江”(“郎章”为傣语,“郎”:百万;“章”:大象),后来人们根据它的谐音将“郎章”书写成“澜沧”。有一天,召糥腊带着猎手在山上狩猎,突然,发现一只金马鹿在悠闲的吃草,召糥腊和猎手毫不犹豫的追了过去,可是怎么也追赶不上它,人快马鹿快,人慢马鹿慢,渴了喝几口山泉,饿了吃几颗野果,不知道追了多少天,后来追到了今天的景迈山,马鹿便消失不见了,召糥腊看到这里是一片茂密的
原始森林,地势平缓,土地肥沃,山下是茫茫的云海,山上则是风和日丽,山川锦绣,到处盛开着美丽的鲜花,环境十分优美,召糥腊决定回去带着妻子和部落人一起来这个定居下来,后来,景迈
傣族村民说他们的祖先迁徙到景迈山是由一只金马鹿带路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