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宪英
新罗景德王
金宪英(723年?—765年),即新罗景德王,新罗第35代君主(742年—765年在位)。新罗圣德王金兴光之子,孝成王金承庆之弟。
人物生平
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二月,金宪英被兄长金承庆封为波珍湌(第四等官阶)。五月,他被立为太子。
天宝元年(742年)五月,金承庆薨,金宪英继位。翌年三月,唐玄宗派赞善大夫魏曜来吊祭金承庆,并册封金宪英为新罗王、开府仪同三司、使持节、大都督鸡林州诸军事兼充持节宁海军使。
金宪英在位期间,遵照唐朝制度展开改革,强化中央集权,被称为“汉化政策”。天宝四载(745年),设置东宫衙官。天宝五载(746年),仿照唐御史台分为三院的做法,从司正府分离出内司正典,以纠察宫内官员。天宝六载(747年),将执事部长官中侍的名称改为“侍中”,同年在国学增置诸业博士和助教。天宝八载(748年),设立贞察。乾元二年(759年),对官制进行全面调整,改司正府为肃正台,改京城周作典为修城府,例作府为修例府,领客府为司宾府,位和府为司位府,赏赐署为司勋监,典邑署为典京府,国学为太学监。同时将执事部的典大等、兵部和仓部的大监改称侍郎。九州名称也作了调整,一律改为汉式单名,五小京改为五京(金海京、中原京、北原京、南原京、西原京),并将不少地方的地名从土名改为汉名。他的汉化政策遭到真骨贵族势力的抵制,他不得不做出妥协,于至德二载(757年)恢复神文王所废止的禄邑制,以确保真骨贵族相对独立的经济特权。广德二年(764年),又分别任命真骨贵族势力的代表金万宗和金良相为上大等和侍中。
在外交方面,金宪英奉行亲唐政策,不仅频繁朝贡,而且在唐遭遇安史之乱、玄宗幸蜀之际,还遣使到成都慰问玄宗。玄宗大喜,赐五言十韵诗褒奖新罗的忠诚,内容是:“四维分景纬,万象含中枢。玉帛遍天下,梯航归上都。缅怀阻青陆,岁月勤黄图。漫漫穷地际,苍苍连海隅。兴言名义国,岂谓山河殊?使去传风教,人来习典谟。衣冠知奉礼,忠信识尊儒。诚矣天其鉴,贤哉德不孤。拥旄作牧厚贶生蒭,益重青青志,风霜恒不渝。”金宪英对日本则相对疏远,在天宝元年(742年)和天宝十二载(753年)两次拒绝接见日本使者。
永泰元年(765年)六月,金宪英去世,谥号景德,葬于毛祇寺西岑。
历史评价
东国通鉴》:景德纳忠谏,定州号,优于孝成。
人际关系
人物争议
据中国史书记载,金宪英直到永泰二年(766年)还曾遣使向唐朝贡,而他去世则被记录于大历二年(767年)二月。有人认为金宪英在永泰元年(765年)退位,其后仍以自己的名义遣使,大历二年(767年)去世。
后世纪念
景德王陵位于韩国庆尚北道庆州市内南面凫池里,现存身穿武服的十二支神像,并曾出土碑文残片。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0 16:57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