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新闻报道》(英语:Putonghua News Report)是
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新闻及资讯部制作的新闻节目,本节目为全香港第一个以普通话广播的新闻节目。
节目历史
1993年3月1日起,《普通话新闻》开始于
明珠台播放,播映时间为星期一至五18:30-18:40及星期六、日18:30-18:45。
2004年1月5日起,播映时间改为每日18:00-18:10。
2008年7月13日起,《普通话新闻》节目改用
16:9技术制作。
2010年10月4日起,除原有在外景片段中为翻译
粤语以外语言而设的内嵌中文字幕外,《普通话新闻》全面为其他内容(包括主播、记者之报导及外景片段中的粤语内容)增设繁体中文字幕。
2011年11月28日起,《普通话新闻》由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并使用虚拟厂景。
2012年6月28日、6月30日及7月1日(香港回归15周年期间),
中国中央电视台与无线电视合作,在这三天13:00于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的《香港十五年特别报道》中选取前一天《普通话新闻》的部分新闻片段进行播出。
2013年7月14日起,《普通话新闻报道》节目改以高清制作。
2016年2月22日起,《普通话新闻报道》改于
J5播出,播映时间为星期一至五20:30-20:55及星期六、日20:00-20:25,由15分钟延长至25分钟,而字幕及名牌(namecard)改为以简体中文显示,并由一男一女主播主持(周末则仍为一人主持),同时myTV会在节目完结后提供60日网上重温。
2016年7月4日起,《普通话新闻报道》播映时间改为每日19:00-19:25,把财经资讯整合于本节目中(仅限于港股交易日),并将厂景改为J5财经节目的录影厂,而星期一至五的两位主播改为分别负责报道新闻及财经。
2017年5月8日起,《普通话新闻报道》播映时间改为17:30-17:55。
2017年8月15日起,J5正式易名为无线财经台,节目继续在本频道播出,播出时间不变。
2018年1月20日起,无线财经台正式易名为无线财经·资讯台,节目继续在本频道播出,播出时间不变。
2018年8月20日起,《普通话新闻报道》播映时间改为17:00-17:25。
2019年3月4日起,将厂景改为新闻录影厂。
2020年4月13日起,《普通话新闻报道》回归明珠台,并提前于16:30播出,片头和间场改用全新包装,并将模拟版本播放的节目改为以16:9邮箱模式播映。(广东有线改为数码版的标清制式)
2021年4月7日起,《普通话新闻报道》播映时间改为每日16:15-16:30播出,由20分钟缩短至15分钟,同日起《普通话天气报告》停播,改为在新闻结尾加入简略天气报告,内容包括翌日天气预测及当时的温度、相对湿度、警告信号、空气质量健康指数及紫外线指数。
节目调动
常规调动(明珠台)
特别调动(明珠台)
特别调动(J5)
特别调动(无线财经台/无线财经·资讯台)
主持人
节目争议
自2016年2月22日
J5正式启播起,《普通话新闻报道》、《普通话天气报告》、《普通话财经报道》及《普通话新闻档案》移至该台晚上8时30分至9时15分的黄金时段接连播放。唯节目内的界面以至字幕全部均使用
简体字。电视亦不能转换其他语言字幕。有网民无法接受作为一个香港人的电视台却居然在黄金时段播普通话加简体字幕,而且他们表示以上四个节目在
明珠台播映时均使用繁体字,一时间不能接受,因而爆发了一场“罢看潮”及“删台潮”(即把J5台从自己的电视机中删除)。 而无线电视回应指出香港是国际大都会,可为观众提供更多选择,应该照顾不同观众的需要。其后,
通讯事务管理局于节目首播后一天内共收到逾万宗相关投诉,主要不满无线于黄金时段播放普通话新闻及使用简体字,唯通讯局指现时本地免费电视节目服务牌照并无规管字幕表达形式。直至2020年4月13日起,回归明珠台后,这状况仍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