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拍枋是宋式建筑构架中的枋名,相当于清式建筑中的平板枋,它主要是用来承托斗拱。普拍枋的位置在阑额上,柱头之间,柱头斗拱置于普拍枋之上,加固了柱子与阑额的连接。
历代建筑差别
清建筑柱额枋(栏额)、平板枋(普拍枋)与唐、辽、宋、金、元、明建筑中的栏额、普拍枋的演变与区别是很多的。
栏额(清称额枋0是檐柱与檐柱之间相连接的主要构件:普拍枋(清称平板枋)是直接置于栏额之上的一根断面为矩形的横木,它与栏额相叠加,形成T字形的截面,这是在宋建筑中才显现出来的结构方式。普拍枋在唐与辽代初期的建筑中是找不到的。普拍枋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厚度逐渐增大并与栏额一起从柱头穿出形成出头。到了宋一百多年后的河南少林寺初祖庵的栏额上的普拍枋又突然消失了,而且栏额从柱中穿出形成蚂蚱头。而同期的金建筑如山西大同的善化寺山门与善化寺三圣殿的普拍枋尺度巨大,其截面几乎与栏额相等,并且普拍枋与栏额均从柱头中穿出形成较大体积的出头。此时普拍枋与栏额的截面构成形式依然保持着T形构图,但已没有宋朝初期的秀气。
到了元朝,普拍枋又减薄,接近于宋朝初期的形状,但栏额的两侧面开始做成弧形,此种形式在正定县阳和楼中体现得比较完整。明朝初年由于斗拱的攒数增加,栏额为了能更有效地承载上面的斗拱,于是大大地增加了厚度,普拍枋的厚度又重新还原金时期的厚度,于是普拍枋与栏额的宽度相同,其断面呈“日”字形。之后,普拍枋还向缩小的方向发展,栏额向宽厚的方向发展,于是其断面逐渐呈现出“凸”字形。到了清朝,普拍枋与栏额尺寸差距加大,栏额的断面面积可达到普拍枋断面面积的六倍,并且构件增加,在大额枋栏额斥下又增加了小额枋与由额垫板,这在以前的建筑中是不曾有过的。
相关概念
大额枋
清式建筑构架中的枋名。在较大的建筑物中,往往有上下两层额枋,其中处在上面的较大的额枋,就叫作“大额枋”。
阑额
大额枋在宋式建筑中称为“阑额”。
小额枋
小额枋”也是清式建筑构架中的枋名,处在大额方下面的较小的额枋,就叫作“小额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