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乐·折腰惭》是元代文学家
张养浩创作的一首小令。
作品原文
【中吕①】普天乐②
折腰惭③,迎尘拜④。槐根梦⑤觉,苦尽甘来。花也喜欢,山也相爱⑥,万古东篱⑦天留在,做高人轮到吾侪⑧。山妻稚子,团栾⑨笑语,其乐无涯。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①中吕:又叫仲吕,词曲宫调的六宫之一,包括北曲五十六支及南曲一百四十四支。
②普天乐:曲牌的名字,相当于宋词中的词牌。
③腰惭:出自《晋书·陶潜传》,据记载陶渊明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省,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见萧统《陶渊明传》。这里是作者以陶渊明自比。
④迎尘拜:晋潘岳诌附贾,每候其出,辄望尘而拜。见《晋书·潘岳传》。又高适在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因宋州刺史张九的推荐,担任封丘县尉。他在《封丘作》一诗中描写自己任职期间内心的痛苦与矛盾:“迎拜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哀。”“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此兼用其事。
⑤槐根梦:出自唐代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即南柯梦。认为官场得意,不过是“槐根梦觉”而已。
⑥山也相爱:出自辛弃疾《贺新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这里是化用他的语意。
⑦东篱:出自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这里代借隐逸处所。
⑧侪(chái):等辈,同类的人们。
⑨团栾:团圆,团聚。
白话译文
低眉折腰的行为已让人惭愧,又要像潘岳那样对着尘土叩拜,真让人难堪。这一切就像一场南柯梦一样,如今醒来了,愁苦没有了,生活迎来了甘甜。花儿也为我欢喜,山也和我互相喜爱,隐者高尚的情操流芳千古,这做世外高人的事情也轮到我了。和妻子、孩子一起团聚,欢笑,这里头乐趣无边。
创作背景
在官场沉浮三十余年的作者,认清了上层统治阶级的黑暗腐败,对其彻底失望,于是在至治二年(1322年)借为父养老之名辞官回乡,过上了归隐闲居的生活。据后人推测,这首小令大约作于张养浩辞官回乡后不久。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首《普天乐》,风格清新明快,语调婉转自然,虽然篇幅短小,通篇仅有四十八字,但却极能反应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典故运用灵活无痕迹,细节描写恰到好处,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作者摆脱官场污浊后的轻快心情。
“折腰惭,迎尘拜”,首句通过两个典故说明自己辞官归隐的原因。这两则典故,前者表彰陶渊明不为功名富贵屈节的高风,后者则表明自己对官场等级制度的痛恨,将自己为官的痛苦心理活动生动地展示出来,同时表明自己辞官的原因。
“槐根梦觉,苦尽甘来”,作者将自己为官三十年的经历比作倚着槐树做了一个梦。既然是梦,总有一天要醒来。幸好自己及早从虚幻的梦中醒悟,过上了“苦尽甘来”的生活。视无数人趋之若鹜的官场生活为苦,反倒对平平淡淡的居家生活甘之如饴,可见作者独具一格、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也为下文归家后惬意的生活奠定了基础,转合无痕、过渡自然。
“花也喜欢,山也相爱”,运用了移情入景的写法,赋予了原本没有生命的花、山以人的情感,原本是作者悦意于自然的花草林木、山山水水,却写花草树木钟情于泛游其中的作者,匠心独运,与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中所体现出来的意境颇相类似。
下句作者沉浸在隐居生活的欢乐之中,认为唯有隐居才能保持内心的本真自然,使自己的道德节操逐渐升华。“做高人轮到吾侪”一句,直率活泼,气势高昂,隐约可见作者的得意之状,心情欢快不言而喻。
曲终处,作者选取了隐居生活中最为打动人心的一个场面来描写,“山妻稚子,团栾笑语”,这一幕“其乐无涯”的场景与前文描写的龃龉官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名家点评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姚政:“全曲自然地流露出一种超脱感和新鲜感,基调可以说是向上的,风格也是清新明快的。”(《元曲鉴赏辞典珍藏本》)
作者简介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散曲家。曾任监察御史,因批评时政而免官,复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辞官,居于济南云庄,度过了八年隐居岁月。在这段时间,他游山玩水,纵情诗酒,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张养浩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由于积劳咸疾,其到任四月便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