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策批评奖
普利策新闻奖14个奖项中的一项
普利策批评奖是普利策新闻奖14个奖项中的一项。同社论写作奖(EDITORIAL WRITING)、社论漫画奖(EDITORIAL CARTOONING)、评论奖(COMMENTARY)共同组成普利策评论类奖。
简介
普利策批评奖是普利策新闻奖14个奖项中的一项。众所周知,普利策奖是1917年根据美国著名报纸出版商普利策的遗愿而设立的,它分为两类,一类是新闻界奖(JOURNALISM),另一类是文学、戏剧和音乐奖(LETTERS,DRAMA&MUSIC)。普利策批评奖(CRITICISM)同社论写作奖(EDITORIAL WRITING)、社论漫画奖(EDITORIALCARTOONING)、评论奖(COMMENTARY)共同组成普利策评论类奖。
普利策批评奖的设立时间晚于社论奖(始于1917年)和社论性漫画奖(始于1922年)。随着新闻业的发展,普利策评奖委员会有感于单一的社论奖无法涵盖报纸日益丰富的评论类型,于是于1970年增设了“评论奖”和“批评奖”两个奖项。评论奖的奖励对象多为风格突出、富有影响力的政治、社会评论,获奖作品主题以公共利益及公共事务领域里的时事话题为主。而批评奖则奖励那些以艺术类型为主要评论对象,能够对读者提供新闻事实及专业性、审美性评价的专栏批评。经过这次改变,普利策奖更能适应业界的评论现状,也有利于各种评论体裁的良好发展。
普利策批评奖的评奖标准非常简单,即为杰出的批评而设(For distinguished criticism)。这点和评论奖类似。再来对比一下社论写作奖的评奖标准,就可以看出评奖委员会的奖励意图。社论写作奖的评奖标准比较具体复杂,即奖励风格清晰,有道德目的,推理扎实,在作者认为导向无误时,具有影响公众舆论能力的杰出社论。这种奖励标准的差异实际上是和评论体裁的差异一致的。社论是最重要的评论体裁,代表了报社的立场,受到报社政治和经济利益的限制,其内容形式都更加庄重严肃。而批评体现了报纸个性、活泼的一面,内容较少涉及政治、经济等严肃问题,评论对象多为艺术文化话题,是最富有个性和创造力的评论体裁。因此,批评奖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评奖标准,对作品的立场、形式、内容、风格、舆论导向甚至影响力都不作要求,只要评奖人认为作品的确与众不同就有可能获奖。评奖标准这样规定,对于批评这种追求独创性与个性化的新闻体裁来讲当然恰如其分,也大大鼓励了批评家天才的发挥。
评审制是普利策最重要的制度之一,也是91年来普利策树立权威与公正形象的重要保证。批评奖的评审原则上按照两个层次进行评选,第一个层次确定奖项的三个入围者,然后入围者再进入第二个层次进行最终获奖人的角逐。普利策奖秘书长西格·吉斯勒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对普利策评奖制度的自信与重视,称“这是不多见的评选制度”。普利策批评奖评委由4至5人组成,一般为业界和学界权威人士,比如《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这样著名大报的言论版编辑,往届普利策奖获得者,学院艺术新闻权威等。从1995年至2007年批评奖评奖人组成情况看,在5人一组的评奖委员会,业界人士通常占3至4名,可见,批评奖评奖人还是以纸质媒体的业界权威为主,这是和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以报界权威为主是一致的。经过层层淘汰和严格的评审,最终的获奖者将得到一张证书、1万美元奖金和一个蒂凡尼制造的漂亮镇纸。与有限的物质奖励相比,得奖意味着更大的名气、更多的晋升机会或者更高的薪水,不过获奖者大多已经是资深批评家,对他们来说,得奖更意味着职业生涯的最高荣誉。
获奖作品
普利策批评奖获奖作品以文学艺术批评为主。其中书评及文学批评获奖比例最大,共有8次获奖,其次是音乐批评(7次)。接下来重复获奖的依次是建筑批评(5次),电视批评(4次),电影批评(3次),艺术及艺术家批评(2次)。其他获得单次批评奖的批评类型包括戏剧、舞蹈、儿童问题、摄影、汽车、时尚、餐馆等。由此看来,批评奖的评奖并不局限于文艺批评,而是渐趋多元。这说明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对精神生活的艺术追求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听音乐会、看戏剧等传统行为上,而对汽车、服装、饮食等日常事物也投入了审美的眼光,希望从媒介获得专业性审美性的意见。因此,普利策批评奖近几年的变化也可以看作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举动。观测这种变化和调整,也可以印证近年来一个文艺学热点命题“日常生活审美化”,即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界限正在打破,审美因素与审美活动大量进入日常生活空间,于是,读者要求在报纸上获得有关日常生活和日常事物的审美性批评就不足为怪了。
普利策批评奖获奖作品的风格各有千秋。2004年的获奖人是<洛杉矶时报>的丹·尼尔(DanNeil),普利策评奖委员会给的评价是:他的汽车批评堪称独一无二,把汽车专业技术问题与不落俗套的幽默和对文化深刻的观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华盛顿邮报>对1997年批评奖得主蒂姆·佩奇(TimPage)获奖作品的评论是:“他的乐评将音乐淋漓尽致地展示在无数读者面前。他竟然能够将音乐与巨石阵、杰特鲁德·斯泰因、分类广告、托马斯·派恩肖、杰克·尼克尔森、乳脂以及意大利科学家古哥利尔摩·马克尼联系起来——而这一点也没削弱其文章的深度。”不同的文风充分体现了报刊批评追求个性化、独创性,在写作方式上不拘一格的自由气息,满足了读者多样化的口味。
普利策批评奖获奖作品有着丰富的类型和风格,也在38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追求权威、洞察力、风趣的品味。笔者对1970~2007年普利策委员会公布的批评奖获奖理由进行分析,发现1994年以后,获奖理由中逐渐增加了对作品评价的词汇,而2000年以后诸如权威、细察、风趣这类词汇数量上升。如2000年《华盛顿邮报》的亨利亚伦(Henry·Allen)因摄影批评获奖,理由是新鲜、权威的文字。2003年的斯蒂芬·亨特(StephenHunter)以其融合权威、智慧与趣味的影评获奖。2005批评奖授予了《华尔街时报》的乔·莫根施特恩(Joe Morgenstern),他的影评权威、风趣、明察得失。
获奖媒体
普利策批评奖的获奖媒体表现出重量级、重复性的特点。在普利策批评奖38年的历史中,共有15家媒体获此殊荣。他们中的9家日平均发行量进入美国日报十五强,发行量在40万份以上。这些报纸是《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波士顿环球报》、《芝加哥太阳时报》、《华尔街日报》、《芝加哥论坛报》、《旧金山纪事报》、《长岛新闻日报》。这其中多家媒体数次获得批评奖。《华盛顿邮报》先后8次获得批评奖,最近的一次是在2006年。美国人心目中的第一报纸《纽约时报》获得过7次,《洛杉矶时报》获得过5次。
普利策批评奖的获奖者可以说都是资深的批评家,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奋斗多年,拥有很高的职业声望,获奖使他们的职业生涯更加完美。2007年获得批评奖的乔纳森·戈德从1984年就开始写食评,1986年他在《洛杉矶周报》开了食评专栏,他还曾经为《洛杉矶时报》《洛杉矶杂志》《美食家》等撰写餐馆批评。2005年批评奖得主乔·莫根施特恩为《华尔街日报》撰写周末“电影回顾”专栏,2002年他就曾入围普利策批评奖。莫根施特恩同时是纽约影评协会、洛杉矶影评协会成员,全国影评协会的创立者。2001年获奖者是一位女性,她是《波士顿环球》的首席书评家盖尔·卡尔德威尔(Gail Caldwell)。她曾经多次担任普利策小说评奖人,也曾入围普利策批评奖和美国报业联合会大奖。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4 14:16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