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妈妈》(Night,Mother)是美国著名剧作家玛莎·诺曼(
Marsha Norman)的作品,1979年在百老汇首演大获成功,1982年获得
苏珊·史密斯·布莱克本奖,1983年获得
普利策奖和
托尼奖提名,成为了百老汇经典的保留剧目,被翻译成许多文字在世界各国上演。
《晚安,妈妈》出自美国著名剧作家玛莎·诺曼(
Marsha Norman)之手,为观众呈现一出耐人寻味的母女故事,1979年首演百老汇便一举成功。故事发生在一个平常的周末夜晚,女儿突然向母亲发出自杀预告,一场发生在母女之间的情感风暴就此上演。
这部戏剧的情境是现代戏剧中典型又极致的情境。只有两个角色,母亲和女儿杰西。典型的美国式环境,偏僻寂寞小镇上的一栋房子。女儿集苦难于一身,患有癫痫病(据母亲所言是遗传),丈夫离开,儿子是有偷窃行为的不良少年,此时父亲已去世,且先前父母感情极为冷淡,无话可说。这晚女儿要自杀。这一行动是确定的。母亲的行动则是劝阻,挡是不可能挡住的,劝说的表面文章也只换得女儿冷笑,一向家庭中最靠近者之间的遮遮掩掩,在危急时刻的逼迫下一步步转换成撕裂和深挖。女儿的行动是没有转折的,母亲的行动是预定失败的。这近似于零行动。戏剧的形式上的真正行动是揭示。尽管这部戏剧沿袭了诸多美国写实主义戏剧元素——比如熟练运用的心理学原理:父亲不爱母亲,却爱女儿,因此母亲和女儿之间发生竞争和妒忌;比如母亲扯谎或无意识地自欺欺人(以母亲向女儿唠叨朋友艾格尼丝的景况为典型),人们为自己和彼此构筑幻想;比如母亲包办女儿人生的爱之异化——这些似曾相识的设定在这部戏剧的逻辑上只有次要意义,是争相扯下的铺垫在最终揭示之前的布片。
《晚安,妈妈》1979年在百老汇首演大获成功,1983年获得
普利策奖,成为了百老汇经典的保留剧目,被翻译成许多文字在世界各国上演。该剧1982荣获
苏珊·史密斯·布莱克本奖(Susan Smith Blackburn Prize),1983年获得
托尼奖提名奖(Tony Award nomination)等多个戏剧奖项。
《晚安,妈妈》线下座谈会在鼓楼西剧场开讲,《晚安,妈妈》话剧导演
祖纪妍,剧中妈妈的扮演者、国家一级演员
林荫宇,奇葩说辩手、知名情感博主
花希,电影《
柔情史》导演
杨明明,心理咨询师、简单心理平台创始人
简里里共同就该剧的创作,以及原生家庭和亲子关系等话题展开了探讨。
《晚安,妈妈》之于美国的价值,是它对美国意识形态的挑战所获得的价值。它对我们千千万万家庭中的人、走出家庭又操演着成功学的人,也是有价值的。然而就其借助家庭伦理剧所揭示的,对于中国现实是还不够的。这部剧不免有点儿温情、民主、知识化。剧中的母亲尽管也对子女施行过人身控制,但可以说她是在不自觉的人性状况下这样做的,而她在危机情形下被激发出反思意识,能够在需要说出真相的时候说出真相,这是有一定教养基础的,透露了一个强调对等关系的社会背景。而在中国的很多家庭中,这样的教养基础却难以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