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泉,古称晋水,位于
山西省太原市境内,是汾河中游右岸由喀斯特(岩溶)大泉溢流而形成的一条支流,晋祠泉因晋祠而得名。
流域概述
晋祠泉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千米悬瓮山脚下。《
山海经》、《
水经注》和《魏书·地形志》皆有记载。晋祠西部山区呈现大面积裸露的奥陶纪石灰岩,其中储存有丰富的喀斯特裂隙水,向东南方向的盆地运动。裂隙水受到边山东北向的晋祠—交城大断层弱透水层阻隔,向上溢流而形成晋祠泉。泉水补给区面积约2 100平方千米,其中裸露可溶岩面积390平方千米。
晋祠泉水包括有难老、鱼沼、善利三股泉,以难老泉流量最大,为晋祠泉主源。《晋祠志》记载:“其水如从瓮底漏出,涌流若沸,色碧如玉。”世人称为“晋阳第一泉”。
晋祠泉为一级清洁水源。水温常年为17.5摄氏度左右。泉水在漫长的流动过程中,溶解了石灰岩中易溶物质,使其水质属重碳酸型。水中含有镍、锰、铁、铅等金属元素。泉流量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1933年,流量为每秒70立方英尺,(折今流量为2.4 立方米/秒)。1942年10月1日实测流量为2.0立方米/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水文部门测得1949年泉水流量为2.0立方米/秒,1955年为1.89立方米/秒。20世纪60年代开始,有工业企业在泉水补给区开凿水井取水,使泉流量逐年减少。1960年下降为1.64立方米/秒,1970年下降为1.43立方米/秒,1971年~1977年期泉水流量平均为1.25立方米/秒,导致鱼沼、善利2个主泉干涸。1978年~1979年当地农民又在平泉一带打深井6眼,取水流量达0.60立方米/秒,使晋泉流量在1981年降至0.66立方米/秒。与此同时,泉水补给区内大量的采煤活动造成地下水大量漏失。到1993年,每年开采水量达到 2648万立方米,折合流量为1.26立方米/秒,致使晋祠泉水于该年4月30日断流。
据史籍记载:在公元前453年(周贞定王十六年)的春秋战国时,智伯为取赵家领地,开渠引晋水灌晋阳城(今晋源镇),史称“智伯渠”,后人利用此渠就地兴灌溉之利。东汉安帝元初三年(116年),“修理太原旧沟渠,灌溉官私田”,此时,晋水仅有北渎“智伯渠”,即今北河,其水流经下游村落浇灌农田。隋开皇四年(584年)新开中河、南河。此时,晋水分南、北两河,南河又分为三条河,中河入大池,陆堡河流入大寺村,南河入索村等地。唐贞观十三年(639),“北都太原,贞观中长史李架汾引晋水入东城,以甘民食,谓之晋渠” 。这是古代山西第一座跨汾渡槽工程。此时晋泉灌溉面积已发展到百顷有余。
北宋嘉佑年间(1056年~1063年),太原县令陈知白修建分水石塘,划定配水比例,设立渠长、水甲,管理河渠,使晋水管理有了简而易行的制度,灌溉效益达到三百三十九顷五十九亩。即在难老泉水出水口处,砌石为塘,中横石堰,凿十孔,每孔方圆一尺以分水。东设人字堰,西竖分水塔。北七孔水穿出,在人字堰北向东流入北河;南三孔水穿出,在人字堰南折而南流,又分为南河、中河、陆堡河。北河地势高、地亩多,分水七分;南河地势低,分水三分,而南河分为三河,即南河分水一分半,中河分水一分,陆堡河分水半分。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灌田面积达以六百余顷。
清代将晋水难老、鱼沼、善利三泉,引为北河、南河、中河和陆堡河等四条河,灌田三百五十二顷五十八亩。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晋祠灌区重新统一规划,进行了灌溉渠系工程建设,将原有四河改建为南北两条干渠,总长173千米。在干渠上建有桥、闸、涵等建筑物共146处,两旁植树68万株。将历史遗留下的248条支渠改建为82条,总长884千米。渠系改建、防渗、建筑物配套三项工作同时进行。防渗处理后渠系利用系数由045到高到08,年节水总量达800余万立方米。晋祠灌区还建有工农退水渠,全长165千米,设计最大排水量12立方米/秒,保证了灌溉内农田退水、部分西部山洪和太原一电厂的工业退水。
为解决工农业用水的矛盾,灌区根据自然地理条件,采取以循环用水、渠道防渗为主的一系列节水措施,建设并形成了一个多水源、多目标的循环用水系统。在开源工程方面,一是修建扬水泵站,将工业污水和农田退水回收利用,以污补清;二是打井开发地下水源,以井补泉;三是利用有利地形,修建蓄水塘坝,闲蓄忙用。晋祠灌区循环用水系统集泉水、汾河水、污水、排退水多种水源为一体,较好地完成了对工业、农业、渔业等多目标供水。由于一系列有效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灌溉面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1733公顷发展到2 800公顷。灌区农作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亩产只有265千克,到1990年,亩产平均达到499.8千克。1993年,晋祠泉断流后,灌溉工程也无法使用。
流程纪实
晋祠,古称唐叔虞祠,占地面积89 200平方米,是后人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据《水注经》记载,北魏时已有唐叔虞祠。北齐天保年间扩建,曾改称大崇皇寺,后称晋祠。历代均有重修增建,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的祠堂式古园林建筑群之一,历代游人称誉为“三晋第一名胜”。1961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祠现存楼、阁、殿、台100多处和数百件珍贵历史文物,还有千年古树20余株,其建筑物大都依地势高低自然错落排列。既有亭桥点缀,楼台耸峙,又有泉水曲流,草木浓荫,兼具南北园林风韵。晋祠景色绚丽,文物萃集,有古十六景和三绝、三大建筑、三大名刻。古十六景,分为内八景和外八景。智伯渠蜿蜒而东,纵贯祠区,渠中流水清澈碧透,游鱼竞戏,水底莎草荡漾。唐代诗人李白曾在此留下“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箫鼓鸣”的传世佳句。另祠内有台骀庙,为明朝嘉靖十二年(1533年)所建。据说,台骀善于治水,在颛顼执政时,曾任水官。台骀疏通汾、洮二水,保障了太原一带人民的安居,被封为汾川之神。
晋祠泉的断流,固然给世人留下一个深深的遗憾,然而几千年因晋祠泉衍生的文化却流芳千古。为保障晋祠景观用水,当地采取了专门的补水措施,保持了泉水所滋润的优美环境和不朽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