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大桥
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境内桥梁
晋江大桥(Jinjiang River Bridge)是中国福建省境内的连接泉州市晋江市的过江通道,位于晋江水道之上,为228国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建设历程
2005年5月8号,晋江大桥动工兴建。
2006年10月6日,晋江大桥完成最后一个承台浇注。
2007年8月,晋江大桥主桥塔竣工建成;同年10月10日,晋江大桥主塔成功封顶,同月21日,泉州晋江大桥完成东海互通立交主体工程。
2008年4月30日,晋江大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同年10月24日,晋江大桥试验通车;12月30日,晋江大桥正式通车运营。
桥梁位置
晋江大桥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为228国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桥距晋江入海口约3千米,南起于泉州市晋江市江滨路互通立交,跨越晋江水道,北至丰泽区,止于东海路互通立交。
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
晋江大桥分别由水上主桥、东海路互通立交、江滨路互通立交、桥塔、南北两岸引桥及各其立交匝道组成,主桥路段呈西南至东北方向布置。
设计者以“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文化多元化的城市,中国最早开放的城市之一”为出发点,以凸显泉州“开放、交流”的城市理念作为定义,对晋江大桥进行设计,同时将泉州历史文化及地方特色有机结合,创造出有泉州地域特征、具备泉州文化内涵的特色桥梁景观。
晋江大桥主桥采用独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梁由两个鱼腹式砼箱梁通过横梁连接组成,为混凝土箱形梁,采用C50混凝土,采用纵、横双向预应力体系。斜拉索索面采用扇形布置,装设热镀锌ø7高强平行钢丝束斜拉索,斜拉索护套为双层,内层为黑色高密度聚乙烯,外层为彩色高密度聚乙烯,两层之间设置一隔离层,使外层适中处于低应力状态下,以防开裂。主塔为“开”字形钢筋混凝土结构,C50混凝土,整个主塔有下塔柱、中塔柱、斜拉索锚固区、下横梁、中横梁及上横梁组成。塔柱采用贬义矩形截面,将塔柱横桥向迎风面设置成曲面;主塔下横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单箱单室截面;中横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单箱单室截面;主塔墩采用两分离式基础。
设计参数
线路全长3600米,主线大桥(含主桥、引桥)总长2740米,桥面宽38.0米,北引桥长1365米,南引桥长1010米,南北引桥宽33米。主塔高132.1米,塔底高程+2.0米,塔顶高程+134.125米,主塔字承台顶以上塔高132.125米,桥面以上塔高106.327米;主塔墩桩径2.2米,桩距4.5米。主梁顶板宽38米,两分离式单箱中心距22.2米,单箱中心线处梁高3.158米,至桥梁堆成中心线处梁高3.38米。斜拉索锚固的锯齿块横桥向中心距34.0米。斜拉索张拉应力1670压强,梁索面横桥向间距34.0米,全桥共布置52对104根斜拉索。
设备设施
2013年11月1日,晋江大桥夜景设施修复工程竣工,更换2000余盏白光夜景灯,并在周末或节假日时间通电亮起。
2014年12月1日起,福建省恢复监控抓拍交通违法行为记分制,晋江大桥丰泽段至后渚大桥红绿灯路口安装车辆测速设备,采集来往车辆的现场违章行为。
运营情况
票价票制
2008年12月,中国国务院下发《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以提高成品油消费税额方式取代了公路养路费等六项交通规费,晋江大桥全桥段为城市快速公路,包括其中,不实施收费制度。
通行事项
截至2017年6月4日,因通港西街后渚大桥至晋江大桥段路面“白改黑”改造工程需要,从6月28日至改造路段主车道路面完工止,通港西街后渚大桥至晋江大桥段将实施交通管制,禁止公交车、客运车、摩托车除外的其他机动车通行。
交通流量
2010年,晋江大桥车流量为5.6万辆/日;2013年,晋江大桥车流量为6万辆/日。
建设成果
晋江大桥引桥为40米连续箱梁,具有混凝土梁较重、结构较刚、联长较大、各墩刚度变化较大的结构特点。为了解决高地震烈度区域混凝土桥梁抗震设计难题,晋江大桥采用减隔震设计方案,利用铅芯橡胶隔震支座改善结构动力特性,从而大大降低了结构地震响应结构,在整体上提高了结构的安星星及抗震性能,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价值意义
晋江大桥建成后,实现泉州市过境交通“东进东出”,同时,加强中心市区与晋江、石狮、惠安、泉港之间的联系,方便中心市区对外延伸,对建设海湾型城市,改善泉州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时任泉州晋江大桥建设指挥部副总工程师尤建 评)
参考资料
泉州晋江大桥.中国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最新修订时间:2022-11-17 15:03
目录
概述
建设历程
桥梁位置
建筑设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