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碧·几番风雨西城陌
金代完颜璹词作
春草碧·几番风雨西城陌》是金代词人完颜璹创作的词。 该词中,作者借几番风雨遂令花落春残的凄凉景象,来抒发自己对国家衰败的伤感,并表示了自己无可奈何的心情,深沉而又含蓄地反映了作者的境遇和心态。全词意境清幽,语言浅近,虽淡淡着笔, 言外却有无限感怆,读来意韵绵长。
作品原文
春草碧1
几番风雨西城陌,不见海棠红、梨花白。底事胜赏匆匆2,正自天付酒肠窄3。更笑老东君4,人间客。
赖有玉管新翻5,罗襟醉墨6。望中倚栏人7,如曾识。旧梦回首何堪,故苑春光又陈迹。落尽后庭花8,春草碧。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春草碧:词牌名。有二体,双调七十五字仄韵体本名《番枪子》,以宋韩玉词末句“春草碧”,改此名。
2、底事胜赏匆匆:为什么赏心乐事过得这样快。底事:何事,何故。胜赏:指赏花的乐事。
3、正自天付酒肠窄:正因为自己天生的酒量太小。这句是说自己不会尽情玩赏。
4、更笑老东君,人间客:更可笑的是司春之神不过是人间的匆匆过客。责怪上天不让春光久留。东君:古代传说中专管春天的神。
5、玉管新翻:新创制的乐曲。玉管:指箫笛等管乐器。新翻:新谱写的乐曲。
6、罗襟醉墨:指他醉心的书法艺术。
7、望中倚栏人:指倚栏望归的美人。
8、后庭花:明指后庭的花朵。暗喻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
白话译文
经历几番风雨过后,红的海棠,白的梨花都已落尽。到此快意赏玩,感慨于春日为何来去匆匆,自己本来天生酒量小,不能尽情玩赏。更可笑那司春之神不过是人间的匆匆过客,瞬息即逝。
在箫鼓笙笛的乐声中,众人诗酒开怀。遥见一位倚栏美人,从前似曾相识。旧梦已断,回忆往事,令人心醉!当年美好春光已永远逝去,眼前唯见繁英落尽,春草繁茂,一片葱绿。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词人中晚年。金后期,受蒙古压迫,不得不迁都于汴梁。诗人在春日出游郊外时,感叹春光易逝,为暂解愁烦而尽兴,为突遇有似当年的意中人而惊异,更忆起往日繁华的故都燕京,已变得荒凉萧条,昔日的歌舞升平,繁华似锦,正成过眼烟云,只有留存在记忆中了,这才是词作者伤春的真正用意。他虽然在政治上不得志,但依然有一颗拳拳的爱国之心。虽然他为国家的前途而忧心如焚,但迫于形势及朝廷的猜忌,却也不敢直白地表露自己的心迹,只好以伤春为引,寄寓自己的无限感慨。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表面上看是一首伤春的词,实质上是一首借伤春入笔,抒发词人对“故苑春光”无限怀念的抒情词。这种伤春不仅仅是感叹春光的流逝,而是寄寓了词作者对往日政通人和,国泰民安、昌明盛世的深切怀念。
上片抒发伤春的情感。首句十五个字,写出了几番风雨过后,白花洞,春色逝的凄凉景象,词人触景伤情,思绪联翩,无限怅惘涌上心头,由春光的流逝,想到了美好岁月的不再,不禁悲从中来,不能自已。起句“几番风雨”,点出春光不再的原因,“不见”二字,道出词人对春光的寻觅与留恋,当那嫣红的海棠与如雪的梨花确实已“不见”时,无限的惘怅便自然而然地涌上了词人的心头。他希望仍然能够看到那“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生机盎然的景象,但却终是“不见”。因此才有了后面“底事胜赏匆匆”的问句和“酒肠窄”的自怨之词。“更笑老东君,人间客”。因春之消逝而嘲笑司春的老东君象是匆匆来去人间的过客,转瞬即逝。明明是无尽的惘怅与留恋,却偏偏用了一个“笑”字来传达,所谓强颜欢笑,读来更是让人心酸。
下片转为剖示词人的心理情态。虽然是胸中愁肠百结,但幸有新翻的笛曲,酩酊大醉后的信手挥毫,以及那醉望中的“倚栏人”,似还可以帮助词人荡除心中的烦恼与忧愁。可是,“倚栏人”只是似曾相识,词人心中那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又被失望之水熄灭了。
“旧梦回首何堪,故苑春光又阵迹。落尽后庭花,春草碧。”则是点晴之笔。道出了昔日燕京的繁华与故苑后宫此时的荒凉萧条。句式凄绝哀婉,道出作者的国势不振,国家的衰亡而无限感伤。在国家危难之时,词人追忆往日的繁荣昌盛,感叹盛世的不再,心中不禁悲凉无限。这也是他伤春的真实用意。
全词意境清幽,语言浅近,虽淡淡着笔,言外却有无限感怆,读来意韵绵长。
名家点评
清代况周颐《蕙风词话》:《春草碧》、《青玉案》二词,并皆幽秀可诵。
作者简介
完颜璹(1172~1232),《中都潭柘山龙泉禅寺言禅师塔铭》作者,金代作家、诗人,《金史》记载:完颜璹,本名寿孙,字仲实,又字子瑜.号樗轩,法名祖敬。金世宗之孙、越王永功长子。累封至密国公,自幼天资聪明,容貌俊雅,对世俗事情非常淡漠,博学多才,对佛学和文学尤为喜爱。平生诗文甚多,诗存三百首,词一百首。被周泳先《唐宋金元词钩沉》辑为《如庵小稿》一卷。他的诗词创作对当时的金女真文化和汉文化大融合起到较大促进作用,内容大多写随缘忘机、萧散淡泊情绪和意趣。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3 20:48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