汸治《
春秋》尊从其师黄泽之说,以《
左传》为主,注则以
杜预为宗,《左传》有所不及者,以《公羊》、《谷梁》二《传》通之(注:即《
春秋公羊传》和《
春秋谷梁传》)。杜预所不及论者,以
陈傅良《左传章旨》通之。
《补注》即采傅良之说,以补《左传集解》所未及。其大旨为杜偏于左,傅良偏于谷梁;若用陈之长以补杜之短,以公、谷之是以救《左传》之非,则两者兼得笔削
义例,触类贯通。
全书在传注得失上,辨释均较精审,不仅有补于杜解,为功于《左传》,即使圣人不言之旨,亦得灼然可见,诚乃《春秋》家
持平之论。
至于杜预《释例》,自孔颖达散人疏文中,便久无单行本,《永乐大典》所采录,得见者亦不多。陈傅良之《章旨》,世尤罕见。汸所采录,使其略存梗概,于《春秋》学的研究,亦深为有功。
程颐所谓“大义数十,
炳如日星者”,此编甚与其相近。按宋儒沈□尝撰《
春秋比事》一书,与此书宗旨相去不远,盖故未见沈书,故有此作。但二书体例各异,沈著详而尽,赵书简而明,虽为同类著作却各有特点。
赵汸(1319-1369),元末著名学者,其生平事迹详见《
春秋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