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
俞平伯的诗作名称
《春水》是俞平伯的第一首新诗《春水》,和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一起刊登在1918年5月的《新青年》月刊上。这不仅是他本人新诗创作的起步,也是中国出现最早的新诗作品之一。
原文
五九与六九,抬头见杨柳。
风吹冰消散,河水绿如酒。
双鹅拍拍水中游,众人缓缓桥上走。
都说“春来了,真是好气候。”
过桥听儿啼,牙牙复牙牙。
妇坐桥边儿在抱,向人讨钱叫“阿爷”!
说道“住京西,家中有田地。
去年决了滹沱口,丈夫两男相继死;
弄得家破人又离,剩下半岁小孩儿。”
催车快些走,不忍再多听。
日光照河水,清且明!
创作背景
他积极倡导白话诗和白话文的创作,不怕守旧先生们骂为“叛徒”,早在“五四”前的1918年5月,就写了第一首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白话诗《春水》,发表在《新青年》月刊第4卷第5期上。由于俞平伯是提倡新体诗较早的人,他这首诗发表之后,便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推动新诗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
作品鉴赏
在当时为数不多的新体诗中,俞平伯的这首诗,的确是难得的佳作。在构思、结构、风格、技巧等方面,它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
一是“写景抒情,清新婉曲”(《中国文学大系·诗集》),朱自清曾经如此赞美俞平伯的这首诗。他的此种看法,可谓是颇有见地的。俞平伯此作,把雪融冰释,河水碧绿,杨柳返青,白鹅双双拍水嬉戏,众人缓缓漫步桥上的气象和情致,描写得如诗如画,历历在目,给人一种大地回春,生机盎然的感受,令人耳目一新。可见作者非常善于捕捉早春季节具有典型性的景象和浓郁的意境入诗,便能起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写新诗,“话说一部分,意思却笼罩全体”(《白话诗的三大条件》)的道理。
同时,作者在诗中还描写和叙述了所见所闻平民百姓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对下层受害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此诗的 第二、三节,作者即以沉重的心情,描写和叙述一个家住京西的农家受害妇女,怀抱饥饿而啼哭的半岁小儿,向人们悲苦地诉说:去年滹沱河泛滥决流,淹死了丈夫和两个儿子,弄得家破人亡,万般无奈,只有坐在桥边,向人乞讨谋生。此等悲惨凄苦的情景,真是令人难以目睹和耳闻。“催车快些走,不忍再多听。”即是作者此种感情的表露。然而一年过去了,滹沱河的水照样还是如此碧绿、清明,这对受害的下层劳动人民是何等的不公!“日光照河水,清且明”两句,即巧妙地流露出对受害者的怜悯和不平,只是写得比较婉曲罢了。
由此可以说,俞平伯这首诗,可以堪称是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清新婉曲”的杰作。也应当看到,俞平伯之所以能写出这首同情下层劳动人民不幸遭遇的诗篇,并非是偶然的,这与他力主诗歌创作要“为人生”、为平民而写的思想是分不开的(《诗底进化的还原论》)。
二是具有纯朴质实,自由洒脱的风格。俞平伯认为,新诗不但题材要“探取平民底生活”,抹掉脂粉气,“还淳反朴”,并且“风格也要是平民的”(同上)。他说“雕琢是陈腐的,修饰是新鲜的”(《白话诗的三大条件》)。
他的这首《春水》诗,就写得纯朴质实,通俗易晓,不饰雕琢。诗的结构也自然灵活,自由洒脱。
全诗虽然分为四节,但每节的诗句和每句的字数,皆不尽相同。第一节八句,第二、四节四句,第三节六句;有三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不等,参差错落,饶有情致。此种无规律的自由诗,就大大地突破了古典诗词讲究平仄、韵律、对仗等诸多束缚。俞平伯认为,诗歌不应成为贵族的殿堂,这正是他把诗歌还给民众的尝试。
三是字句精当雅洁,音节和谐。俞平伯虽然提倡新诗要平民化,主张要从平民生活、民间故事传说中汲取素材;诗的风格也要平民化,吸取民歌的形式之美,“不限定句末用韵等;但他也非常强调诗歌,“用字要精当,做句要雅洁”,“音节务求谐适”,要讲究“声气音调顿挫”。他认为诗歌“是抒发美感的文学”,“文词粗俗,万不能抒发高尚的理想”,遣词命篇,应当“完密优美”(同上)。
他的这些诗歌理论,在《春水》诗中已经完全体现出来了。试看此诗的第一节:“五九与六九,抬头见杨柳。风吹冰消散,河水绿如酒。双鹅拍拍水中游,众人缓缓桥上走。都说‘春来了,真是好气候’。”吟诵起来,不仅琅琅上口,音节和谐,声调顿挫,而且用字做句,十分精当雅洁,生动形象,颇富美感。尤其“风吹冰消散”四句,犹如一幅绚丽多彩、春回大地的画图,写得优美动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诗的最后“日光照河水,清且明”两句,写得非常雅洁、简括,戛然而止,铿锵有力。
俞平伯的“旧诗词功力甚深”,这两句的遣词造句,显然是吸取了古典诗词的优点,显得格外的含蓄蕴藉,令人回味无穷。
总之,在新文学运动蓬勃兴起的时候,俞平伯这首《春水》诗,便以崭新的面貌,以摧枯拉朽的态势展现在文坛上,无疑就给反对新体诗的守旧派以强有力的冲击,为新体诗的创作树立了一面旗帜。
作者简介
俞平伯五四新文化运动,精研中国古典文学,执教于著名学府。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0 10:10
目录
概述
原文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