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州清真寺始建于
元代,具体年代不详,位于古燕国下都遗址碑东村、元末至正年间(1341—1368年),焚于战火,明景泰二年(1451年)迁易州城内至今。搬迁后的4O0年中,曾多次翻修和扩建,其中尤以清乾隆年间规模最大,记载也最详尽。“文革”期间,该寺破坏严重,1986年又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整修。整修后的易州清真寺基本恢复了往日的风采。各建筑物之间皆有走廊衔接,工程宏大,殿宇雄伟,造型美观,布局严谨大方,为华北名寺之一。 清真寺大殿坐落在寺中央,呈“主”字形,三岭六坡、四角双层挑檐式,走兽脊、铜义顶、龙口喷泉。殿前参夭古柏已有700多年历史。正殿有3门,明柱擎立,牌匾高悬,上书“易水桃园”、“洞天福地”等;大殿内,楠木地堂板,明亮照人。正面有8扇屏风,上镶嵌着古老的阿拉伯“库法体”金字经文,实属中外罕见。另外大殿内还有1块青石碑,正面刻有“大明皇帝青灰”。工程全部竣工以后,经有关部门检查验收,一致认为。修复后的清真北大寺不仅基本恢复了原貌,而且胜似原貌,显得更加整洁、美观、恢弘、雄伟。
1982年省文物局把修复后的清真北大寺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外办确定清真北大寺为对外开放点。广大穆斯林耳闻目睹这一切,无不欢欣鼓舞,感谢党的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落实得好,感谢政府对少数民族的关怀。 自从清真北大寺修复以来,每天前来沐浴的人络绎不绝。阿訇和乡老们,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每日从“邦搭”到“虎夹滩”五时不落。寺内不时传出恭诵经文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