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子而食
汉语成语
易子而食(拼音:yì zǐ ér shí)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
成语出处
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敝邑易子而食,折骸以爨;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易子而食”。
成语典故
春秋时鲁宣公十四年(公元前595年)的九月里,楚庄王因宋国杀了楚国过境的使者申舟,而亲自率兵攻打宋国。宋国所处的地位,本来就不好,它是处在齐、晋、楚三大强国的中间,而且又无险可守。所以宋人对战争有深刻的感受,认识到战争加在他们身上的的痛苦。
宋国人民英勇坚毅,坚决守城,绝不向强大的敌人屈服。楚兵从第一年的九月围困宋国首都,一直到第二年的五月,还是不能将宋国攻下。楚王准备收兵回国了,楚大夫申犀(申舟的儿子)说:“申舟知道一定会死,都不敢不遵楚王的命令,现在你倒不愿答应申舟的诺言了。”孙叔此时正替楚王赶车,就说:“我们在这里修筑房屋,并且把种田的人打发回国去,宋国知道我们预备久围,自然会听命了。”楚王按照孙叔的话办,宋国人果然害怕起来。宋王便派元帅华元单身偷进楚国军营,直入楚国元帅子反的卧室,将子反劫持说:“我国人民已困苦到交换着吃孩子的肉,拿骸骨来当柴烧了,但我们决不作城下之盟,若是退兵三十里,那就无不依从。”当时的诸侯对于“城下之盟”,都认为是奇耻大辱,故华元才这样说。后来子反答应了华元的要求退兵三十里,宋国最终向楚国求和。
成语寓意
以古为鉴,可知兴替。据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一书统计,自西周至清朝的3000年间,共发生各种灾害5168次,平均每年受灾1.7次。中国历史上的灾荒不仅有着时间和区域分布上的普遍性,而且有着规模和程度上的异常严重性。一些大的灾害往往跨州连省,延及数省乃至全国,累及几百万、几千万人口。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小农经济根本经不起这些自然灾害和战乱的侵袭。灾害之后自然是经济毁坏,使大批百姓丧失生计,最严重的时候尸横遍野易子而食。历史是严肃的教科书,其中的经验和教训都应当铭记。回顾历史,是为了创造光明的未来。钱钢先生曾说:“我们走近灾难,是为了远离灾难。”最可怕的是,把百姓的生死当儿戏,用幽默面对死亡,面对灾难,选择遗忘。不直面灾难,甚至隐瞒灾难,就很难杜绝类似的灾难重演。只有直面灾难,分析原因,做出对策,才能杜绝类似的灾难,避免“易子而食”的情况发生。
成语运用
“易子而食”指彼此交换子女,食以充饥。形容天灾或战乱所造成的悲惨景象。偏正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北齐·魏收《魏书·程骏传》:“饥寒切身,易子而食,静言思之,实怀叹息。”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五五回:“公子侧曰:‘子国中如何光景?’华元曰:‘易子而食,拾骨而,已十分狼狈矣。’”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公牍》:“靖康中,小民易子而食,有以肥瘠不均,因而涉讼,此等公牍甚奇。”
姚雪垠《李自成》:“这些文书,有的是报告灾荒的严重情形,充满了‘赤地千里’‘人烟断绝’和‘易子而食’等触目惊心的字句。”
鲁迅《呐喊·狂人日记》:“他对我讲书的时候,亲口说过可以‘易子而食’;又一回偶然议论起一个不好的人,他便说不但该杀,还当‘食肉寝皮’。”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30 14:06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