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如拾芥
汉语成语
易如拾芥,汉语词语,拼音是yì rú shí jiè,意思是容易得如同拾芥子一样。比喻事情极容易办成。出自《汉书》卷七十五。
成语解释
容易得如同拾芥子一样,比喻事情极容易办成
成语出处
《汉书》卷七十五〈眭两夏侯京翼李列传·夏侯胜〉 胜为人质朴守正,简易亡威仪。见时谓上为君,误相字于前,上亦以是亲信之。尝见,出道上语,上闻而让胜,胜曰:“陛下所言善,臣故扬之。尧言布于天下,至今见诵。臣以为可传,故传耳。”朝廷每有大议,上知胜素直,谓曰:“先生通正言,无惩前事。”胜复为长信少府,迁太子太傅。受诏撰《尚书》、《论语说》,赐黄金百斤。年九十卒官,赐冢茔,葬平陵。太后赐钱二百万,为胜素服五日,以报师傅之恩,儒者以为荣。始,胜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学经不明,不如归耕。”
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一折:“以先生之才,怕不进取功名易如拾芥。”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顾先生道:“要学‘万人敌’,却也~。”
唐 薛逢《邻相反行》:“涉书猎史无早暮,坐期朱紫如拾青。”
唐 柳宗元《为裴中丞伐黄贼转牒》:“事同拾芥,力易摧枯。”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以汝材力,三百万亦如拾芥,三钱何至于是。”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 满 人中有建立功名者,取王公如拾芥。”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5 06:32
目录
概述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参考资料